第01版:封面
下一版4
 
在坚守中进取 在突破中改变 在挑战中享受 在阳光中健康
丛骆骆到房山区调研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年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坚守中进取 在突破中改变 在挑战中享受 在阳光中健康
——“健康中国”在春天里随心出发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关系全国13亿多人‘舌尖上的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严字当头,严谨标准、严格监管、严厉处罚、严肃问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统一性、权威性。要从满足普遍需求出发,促进餐饮业提高安全质量。”2016年12月2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如是说,声犹在耳,字字铿锵。

2017年伊始之日,回顾刚刚尘封的2016年,我们发现“食品安全”上自党中央、下至邻里街坊,热度不减,依然是牵挂你我他的大事情,始终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与人民健康相违背的都要让路。

2016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纲要中特别指出,将食品安全问题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时隔两个月后,《关于检查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指出,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6月14日,以“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在全国同步启动,掀起食品安全宣传热潮;8月29日,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强化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责任,不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对食品安全组织领导、监督管理、保障水平等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评议考核;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要求健全从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的监管格局,严守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同时,自2015年10月1日新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一年多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张德江委员长亲自带队进行新食品安全法的执法检查,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各项部署,各地全面落实法律规定的各项制度,深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改革,社会共治机制日趋完善。

作为我国食品安全领域主流媒体,《中国食品安全报》见证了中国食品工业发展,见证了中国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与监管体制的调整,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食品工业发展之不易、中国食品安全治理工作之不易和本报服务于食药系统之不易。本报时刻谨记“确保食品安全事关人民健康生命,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稳定”,践行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安全的指示,担当起推进食品安全法治、传播遵纪守法理念的神圣使命。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48字方针。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新形势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为做好食品安全监管新闻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报社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用总书记讲话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对食品安全监管新闻宣传工作再认识、再研究,以“开放式办报”理念,2016年在继与北京、广西、浙江、内蒙古、福建食安办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合作之后,开拓创新,相继和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办《江苏食品安全城市创建》专刊,和河南省食安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办《食安中原》专刊,和江西省农业厅联合开办《中国生态农业看江西》专刊。汇聚八方力量、收获阳光信息、共治食品安全、相依服务民生。2017年,本报社将继续结合食品安全监管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做好食品安全领域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扛起媒体责任担当,传播健康中国,助力中国健康。

值此新年之际,《中国食品安全报》向全国读者、向关心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朋友、向为食品安全事业贡献力量的业内同仁们,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时光易逝,旧貌新颜,不变的是本报对于食品安全事业的坚守;2016年已逝,迎来的是“健康中国”的唯美春天!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