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净水行业究竟发展如何,未来将走向何方?净水器企业又该如何发展?11月25日,2016中国直饮水大会暨全国净水经销商颁奖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傅龙成、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以及与会专家、企业代表就这些问题发表了观点。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傅龙成表示,我国水污染问题已经很严重,而且这一问题已经得到国家重视,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目标。“水、空气和阳光是人生存的必需条件,但是目前水污染和空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水污染。城镇化在创造大量GDP的同时也创造了有毒有害的物质,其中就涉及到水污染,现在有的地方水中污染物严重超标。”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在名为“中国水环境:污染与治理”的演讲中也提出,我国水资源紧缺,污染也很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用水。以城市地下水为例,2013年、2014年,全国城市近60%的地下水不适宜饮用,2015年国家调整了监测范围,浅层地下水不适宜饮用的比例达到66%,深层地下水这一比例为52%。
而水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的大问题,国家和政府注意到了水污染问题。据傅龙成介绍,今年年初,国务院发布了题为《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66号)》的文件,明确把“净水器”作为绿色消费进行强调。此后净水行业内第一个国家强制性标准《反渗透净水机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报批,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多家部委联合研究制定的《水效领跑者行动实施方案》出台。
这一系列相关举措,以及居民健康饮水意识的觉醒无疑成为了净水行业前景广阔的背书。不过现在净水行业也有了“寒冬”之感。
据中国财经观察报研究院副院长张家铭分析,目前我国净水器行业已经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很多小企业生存困难,而即使是部分仍在增长的大企业,增速也在放缓。
中国净水行业资深专家顾久传所给出的一系列数据也证明了上述结论。顾久传表示,2013年、2014年间,净水行业高速增长,每年增速在30%以上。2015年增速明显减缓,约为20%,各渠道中除了农村会销和电商外,其他均无高速增长。
“2013年、2014年是净水行业火热的夏天;2015年就是秋天,特别是到了2015年下半年,已经到了深秋,很多企业都感觉到了阵阵寒意。”同时,顾久传预测称,“2016年,对净水行业来说,严冬已经到来。”
据顾久传介绍,2016年少数大企业增长得还比较快,如海尔、AO史密斯、安吉尔、美的、浩泽等,增长幅度在17%~40%之间,一般在20%上下。个别特例由于新入行或去年基数较低而增长较快,但是多数企业销量下滑。
因此,今年有的企业在净水器之外,还开展了多种经营,开发、制造、销售其他产品,或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其他领域,比如空气净化器、电暖器、脱排油烟机、煤气灶等,甚至电商、旅游地产、连锁超市等非家电领域,希望以此度过寒冬。
今年以来,净水行业表现不佳也与经济大环境有关。正如顾久传分析的那样,目前经济增速放缓,特别是房地产业、装潢装修业不景气,给净水器的市场和销售带来不利影响。“房地产业、装潢装修业和净水器的销售有很大关系,居民买了房,要装修,往往就要买净水器;房地产业兴旺,装潢装修业就随着兴旺,净水器就随着好卖。”
博乐宝科技有限公司CEO陈慧则认为,其实净水器一直没有进入绝对的爆发期,目前的净水市场家庭占有率不超过10%。之所以近来有“寒冬”之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市场门槛太低,进入者太多,厂家的进入速度大于市场的增速;第二,经过2013年、2014年的发展,净水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量,增速有所放缓;第三,净水器属于重要不紧急的产品,是一个比较温吞的产品,市场也比较温吞,很难会有爆发期。
南京代表张金芳也认为,目前我国净水市场品牌多而杂。他表示,自2012年开始,很多黑电、白电以及其他众多企业相继进入净水行业。目前,整个行业处于初级阶段,品牌多而杂,行业竞争激烈。
长虹就是进入净水行业的家电企业之一。广东代表余文君表示,长虹2014年正式启动净水器,2015年下半年正式进行产品布局,未来五年的目标是进入行业一线品牌。“目前,国内主要的净水器品牌有艾肯、艾欧史密斯、美的、沁园等,其他企业中大的体量也只有十几亿元。”他预测,“五年之后,净水行业的洗牌应该差不多能完成。”
博乐宝CEO陈慧也认为,行业的洗牌期其实已经到来,2017年是终端厮杀年,未来三五年净水行业洗牌期应该能够完成。
在行业增速放缓、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净水企业将何去何从?张家铭认为,净水行业需要创新与升级。作为一个草根行业,净水行业经过了自发型的推进发展,而现在行业面临诸多问题,包括政府指导的、行业协会缺失等,其中企业创新意识缺失首当其冲。“目前很多企业只是简单地抄袭和模仿,而从产品外观到技术,企业都需要用创新理念进行打造。”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