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第十四届食品安全年会专题论坛在京召开,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处长许成磊出席并发言。
许成磊结合当前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现状和形势,对怎么样更好地打击治理,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介绍:
一是作为公安机关来讲,这些年一直是按照中央的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高扬利剑,保持了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
今年是食品安全法实施一周年,这一年以来,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持续开展了一系列的打击行动,特别是在延续了前几年集体打击行动,深化公安的打击工作。部署各地开展了食品药品打假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怎么样能够形成一个更有利的打击态势,对公安机关来讲,是以重拳打击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通过在侦办一系列的案件中,加强扁平化的指挥。当前传统的违法犯罪、食品领域传统的犯罪手段和新型的犯罪手段是并存的,网上网下勾连,境内境外勾结。特别是随着互联网迅速的发展,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有很多在网上得以充分体现。从侦办案件来看,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问题在互联网上发展速度非常快。这也给公安机关打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犯罪的无国界、跨区域、辐射范围广的特点,怎么样有效地整合力量进行有力的打击,对公安机关来讲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立足于职能作用,打破地区的分割、打破界限、实行警种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等来统一协调指挥,只有这样才能把这类案件的地下利益链条坚决铲除。
二是注重部门联动,特别是和行政执法部门形成一个联合的打击合力。去年年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公安部两家牵头,最后五个部门联合发布了一个《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行政司法衔接的工作办法》,是专门针对当前食品药品领域,特别是食品领域,在执法工作中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而提出的一个具有解释司法性质的司法文件。对包括案件的管辖、犯罪数额的计算、案件的定性、食品里面涉及到《刑法》中认定的问题等,都做了一个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在打击食品犯罪之中常常面临到的鉴定机构难找、鉴定费用高、鉴定结论难出、涉案产品的处置难等这些实际的执法难题,在这个文件里都得到了回应,解决了食品安全领域在行政执法和行政司法衔接中的一些突出的问题。对此,要求各地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地的情况,加大执行的力度,创造性地开展一些工作。《办法》实施不到一年,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主动移送案件的线索比例是稳步上升;部门协作机制日益健全。特别是鉴定检测等问题在大部分地方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下一步,公安部计划年底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及检察院,三家联合对《办法》的贯彻和执行情况开展一个督导检查,目的是要促进《办法》真正落地生根,更好地形成部门的合力,维护好食品安全。
三是注重源头治理,源头的治理涉及到方方面面,政府在这一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个问题,特别是潜规则的违法犯罪的问题涉及面非常宽,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存在的时间也较长,很多的问题必须通过加强综合的治理,源头的治理,才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和遏制这类违法犯罪。这几年,公安部推进打击地沟油犯罪、事务性犯罪,从根本上减少了这类违法犯罪的发生。
四是社会化。社会化强调的是食品安全的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第一,因为这个工作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特别是涉及到和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管,五个部门的联合办法,这方面的工作也需要加强。第二,加强和互联网相关的企业,警企合作。发挥好、利用好各自的优势,形成工作的合力,及时地发现网上的违法犯罪,及时查处,真正形成一个联动机制。第三,源头治理的措施,机制处理及食品安全在网上怎么加强有效地监管,包括动态的管理、发现问题怎么从源头上进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