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达29979.2万升,同比增长21.9%,创近五年同期增速的新高,进口葡萄酒的均价也出现抬升趋势。业内人士认为,进口葡萄酒已逐渐渗入三四线城市市场,“普及型”和“提升型”两种需求将在未来三至五年内主导整个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发展。
“普及型”消费快速增长
近日,卡思黛乐集团亚太区总裁毕杜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逐渐复苏的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充满信心。
毕杜维认为,整个市场正在向更成熟、理性的方向发展,并且提出了“雁行式增长”的观点:“沿海地区以及经济较为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市场是‘领头雁’,葡萄酒消费正在逐步转向‘提升型’的需求,追求优良的品质和多元化、个性化的口味选择;另一方面,在广大内陆省份以及三四线城镇市场上,对于进口葡萄酒的‘普及型’消费需求也正在呈现广泛而快速的增长。”
应学白酒销售模式
毕杜维认为,进口葡萄酒企业应该学习中国白酒销售模式,不设全国级的总代理,采用“分省招商、三级分销”的渠道体制,有助于渠道商根据所处区域的市场发展程度,来制定库存和物流优化方案。
近两年,进口葡萄酒业界一度流行“大单品”的营销理念,毕杜维认为不应该忽视葡萄酒消费者对于口味偏好的个性化追求,完整、广阔的产品线才是品牌的后盾:“虽然很多消费者在购买葡萄酒时会以‘性价比’为首要的衡量标准,但品牌的历史、厂商的背景也应成为消费者选择购买葡萄酒的考虑因素。这也将成为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对于今后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前景,毕杜维认为接近消费者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消费量不断增长,消费者对葡萄酒了解程度越来越高,不仅符合葡萄酒厂商对市场的期望,也昭示着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即将迎来繁荣。而无论是新的销售模式还是品牌策略都是为了顺应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发展,目的都是为了更接近消费者、更深入地靠近市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