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食苑杂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停留在青春的味觉里
五香熏鱼
井冈山烟笋
中和汤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年8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停留在青春的味觉里

 

□ 易小荷

每个人的记忆里,多半都藏着一家担担面小店。

那是一家很小的店,里面仅仅放得下两张桌子,吃面是需要自己去厨房的小窗口端的,有种去县城拜访叔叔、阿姨,他们顺手给你煮了碗小面的感觉。

印象中,我们多半会要上一碗最普通的小面,色泽红亮,麻辣、酸味突出,咸而不腻,辣而不燥,面条细滑,佐料有红辣椒油、肉沫、川冬菜、芽菜、花椒面、红酱油、蒜末、豌豆尖和葱花等。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好吃,味觉并没有因为回忆增加或删减,多年以后,这家藏在小巷里的担担面小店依然是整个自贡的传奇。

冬天的时候,四川没有暖气,没有空调,得穿着像熊猫一样笨重的衣服,把手伸进袖筒之中,拿出来的时候,多么希望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担担面,让那滚开的汤水滑滑地一路熨帖着你冰冷的胃,面条们扭动着纤细的身躯在齿间狂欢,如果再加点辣椒,可以让整个身体都能热乎起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相互有好感的男女同学会躲在这里吃担担面了。他们头挨着头,肩并着肩,大声说笑着,笑声在小面馆的雾气之中被稀释成一种回忆的感觉。

也许青春永远都是饥渴的,就需要这样时不时地去填充它的胃口。我似乎也能在那家面馆找出那样一个男孩,他有着宽宽的肩膀,笑起来的时候声音能够传出去很远,他热爱运动,总是独自出现在担担面馆中。现在想想,我们的青春时光是多么敏感而又羞涩啊,即使发现了对方的存在,也从来不曾和对方说过一句话、一个字。

我家住在学校里面,有时候放学了,我会故意绕道而行。天就要黑下去时,那条长长的小巷已经有人家亮起了灯,市井的声音在身边滚动,我急迫地就像赶赴一场约会一样朝小店走过去,走到面前,看到老板坐在门前扯面放调料,看见他宽宽肩膀的背影,我的心就安定下来了。

那家担担面小店没有招牌,但我清楚地知道它的位置。此后许多年,同学回忆起来的时候,都会用一句“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小面或者鲜粉”,他们说即使是现在最著名的长生面、胖娃牛肉面用的粉都是红粉,面也不可能现扯,但当时只需要五块钱,就能吃到一碗用浓浓的骨头汤熬出来的担担面,上面还铺排着一层肉绍子——很容易就让人产生一种和幸福生活的联结感。

那个时候我才刚刚14岁,不知道为什么,仿佛一夜之间,小时候那种肆无忌惮挥霍的快乐就被乏味的中学生活“嗖”地一下吸走了。我每天早上从一栋灰色的建筑走到另一栋晚上再从另一栋走回这一栋,连铺垫的景色都没有,就能直接从课桌过渡到书桌......于是有的时候,当我做完了作业,我就会静静地看窗外那一闪一闪的霓虹灯,想象有人在清冷的夜色中一路跋涉到那家面店,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咀嚼着一碗面。

上大学以后,我就离开了小城,此后再也没有回去过。很多年过去,当我第一次品尝西餐,吃到意大利面的时候,差点没有一口吐出来——这个世界上,除了那家小店那样的小面之外,怎么还会有面条被糟蹋成这么不一样的东西呢?渐渐地,异乡的胃也就适应了,我们总是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前段时间,我回了一趟自贡,同学们都大惑不解地反复问我“为什么要去吃面?为什么是小面?”在自贡这样一个闻名于四川的美食之城,每条街上都潜伏着让你终生难忘的饭馆。然后,我还专程去吃了大安区那家现在已经很有名的长生面,连锁店的门面,热气腾腾的后厨,还有排队的食客——可是,无论是鸡汤面,还是干拌面,再也找不回那家担担面的滋味了。

那天,有人说对食物要怀有虔诚的心意才能做出真正的美食,不知道那位老板在面对那锅咕噜噜翻滚的面汤时在想些什么,是那么多食客的故事充盈了他的人生,还是充盈了我们所有人的小城故事。

只是,我真的要伸出手去,想要把那段时间喊停下来,在那样的年纪,就应该有一碗担担面那样的爱情,停留在味觉里,才没有辜负那样的青春。

(本报对原文有删减)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