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想民所想 办民所办
版面导航     
 
2016年8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房山区十渡镇食药监所工作纪实
想民所想 办民所办

 

□ 张勇

房山区十渡镇,地处北京西南方向,因北方罕见的独特喀斯特地貌,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十渡镇属于全山区镇,其海拔高度落差较大,由于远离城市,没有任何工矿企业的污染。山奇水秀,谷壁峭立的十渡镇,峰林叠翠、石美潭深,被人们誉为“青山野渡、百里画廊”。记者日前到该镇食药监所进行了采访。

十渡镇食药监所所长方小雷(左一)带队检查辖区餐饮企业后厨

食药监所工作人员为村民发放食品安全宣传材料

检查民俗户食品卫生安全状况

为民俗户解答有关知识

基础薄弱,工作量大

十渡镇食药监所,在整合了原来由卫生、工商、质监等部门承担的涉及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基础上,形成了集中统一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近日,记者来到十渡镇政府办公大院,副镇长任国立和十渡镇食药监所所长方小雷接待我们一行,并带我们对食药监所的办公场所做了解。

“基础薄弱,工作量大,是基层食药监所面临的普遍现状。”房山区十渡镇食药监所所长方小雷如是说。

方所长告诉记者,2013年8月,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市16个区食药监局、323个食药监所也陆续挂牌。十渡所作为房山区食药监局的派出机构,组建过程可谓白手起家,“所成立初,没有办公地点、没有合格的检疫设备、没有执法车辆”,食药监所成立三年来,中间遇到的困难数不胜数,“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十渡镇镇委、镇政府和区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这些困难都克服过来了。”方所长说。

“十渡镇是北京市唯一旅游特色乡镇,辖区面积301平方公里,21个行政村,户籍人口1.2万人,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300万人次。而民俗农家乐旅游是十渡旅游的特色餐饮服务项目,在受到广大市民欢迎的同时,这一大批食品经营者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最大风险点。”在提及十渡食药监所的日常工作时,方所长说道。

齐心协力,积极应对

“事情多”是基层食药监所最需要面临的问题。分散在十渡镇30公里旅途沿线的295家餐饮单位,服务人口多,设施不完善,证照不齐全等问题成为监管的最大难度,而用传统的监管方法已经难以及时有效地覆盖监管。方所长表示,对于这些监管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同志们干劲大,经验也丰富,在结合市局文件精神和本地实际情况,大家很快就摸索出了路子。

“在前期,我们充分利用冬季十渡镇旅游冬休期,发挥村集体宣传作用,密集宣传食品药品法律法规,特别是新食品安全法,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方所长说,除了加强宣传外,我们也转变监管思路,对这些餐饮单位进行调查摸底,了解餐饮经营单位所存在的问题和现实困难,和他们面对面交流,食药监所的工作也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开了良好局面。

对于餐饮设施不达标的餐饮单位,在区食药监局餐饮科的支持下,工作人员积极进村入户,上门指导经营单位整改设施,力求最高效率,最低成本,使经营单位设施合格,设备齐全,人员资质合法;对于无证无照餐饮经营户,食药监所工作人员协同区局餐饮管理科工作人员,创新举措建立集中办证制度,充分发挥联络员作用,首先培训联络员熟悉餐饮服务申请的流程和资料要求,然后进村统一给餐饮服务单位指导,由村联络员集中申报,在方便群众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此外,十渡食药监所还创新“示范户”模式,以村为单位选取2到3户达标示范户进行专门指导,引导其余餐饮经营单位上门学习,直观地了解法律法规要求,统一设施设备模式,方便群众,同时为日后建立模式化监管体系做好准备。

在统一申请,统一受理,统一指导的基础上,十渡食药监所还创新“集体验收”模式。也就是在统一时间内区食药监局餐饮管理科带领十渡食药监所全体工作人员,分组对全镇申请单位集体验收。通过全新的工作模式,审批的流程化,将原本无证无照经营单位合法化,建立模式化的监管体系,大大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提升了监管效能的同时,大大方便了群众,得到了辖区食品经营者的好评。

方所长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食药监所将通过合作社的建立,实现统一标准、统一配送、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服务项目、统一收费标准,最大限度地实现服务标准化,以实现全程食品安全可控。

把管理变成服务

十渡镇有民俗旅游村15个,其中市级民俗村7个;民俗户658户,其中市级民俗户404户;从事旅游业的农户达到了2586户,占总农户的64%。对此,十渡镇七渡村村支委隗永杰和食品安全联络员齐士银深有感触。

十渡镇在发展旅游初期,景区内并没有从事旅游接待生意的民俗户,由于没有吃饭和住宿的场所,导致游客来十渡旅游仅限于“一日游”,游客地区分布也仅限于十渡周边地区。

随着十渡旅游的发展,游客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十渡民俗旅游接待雏形。而随着民俗户的规模和从事人员的扩大,问题也随之而来。十渡镇七渡村食品安全联络员齐士银表示,民俗户接待标准不统一,普遍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没有办理相关营业执照是前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渡食药监所在收集到这些信息后,工作人员协同村支委,一家一户,从村头到村尾,为村民宣传食品安全重要性,免费为村民发放食品安全宣传材料。同时,由于村民对从事“民俗户”这一营业场所需要相关证件和资质都不是很了解,工作人员为解决村民营业执照等问题,与上级部门协商,统一为没有相关执照的民俗户在网上办理执照,并指导帮助村民建立消毒柜,规范水池及其他餐饮设施。

为了让村民在经营民俗户时能更加规范化和统一化,也为了便于统一管理,食药监所还在食品安全方面制定相关制度和规范,帮助民俗户进行升级改造,为民俗户提档升级。对于一些不符合规范和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民俗户,食药监所工作人员督促并指导其改正。

“很多事情,我们想到了,他们都能帮我们办好,甚至比我们想的更周到;我们没想到的,他们也替我们想到了。我们真的要特别谢谢他们。”民俗户“有水人家”老板齐朝英的一句话,也是很多村民对十渡食药监所的心声。

食品安全大于天,做好食品安全领域的宣传工作,发挥其引导、服务功能,既提升了辖区的食品安全水平,又对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十渡镇是旅游特色乡镇,食药监所除了监管职能外,归根到底还是要为需要的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方小雷所长带领着所里的工作人员,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立足基层,想民所想,办民所办,努力做好食药安全“护航员”。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