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辖区特点,密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一”的总体思路,贯彻“让密云人民享受更高水准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这一根本目标;遵循“服务好企业,服务好消费者,服务好产业发展”这一工作理念;落实“情况清、底数明,强监管、控风险,建机制、保安全”这一工作方法;为密云食品药品监管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落实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密云区食药局成立至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深入人心,辖区内无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食品药品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三个一”为稽查执法开创新局面
2014年,稽查大队共立案60件,罚没款共计人民币559343.6元。2015年,稽查大队共立案50件,罚没款共计人民币1778638.35元。
2014年至2015年,在区局“三个一”的工作思路指导下,密云区食品药品稽查执法工作有了全面提高,罚没款同比增长了200%,“四品一械”违法违规行为同比下降了17%,开创了食品药品稽查执法的新局面。
“三个一”为稽查执法提供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
(一)以情况清、底数明为抓手,深挖案源
2015年,密云地区共有“四品一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13889户,其中:食品经营主体10113户,药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主体3776户。
稽查大队在日常执法过程中,深入分析辖区“四品一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详细情况,按照风险程度和监管难度将监管单位从高到低分为A、B、C三类,A类包括“四品一械”的生产单位,上一年度受到警告和行政处罚的单位,大型商场超市等重点稽查执法企业和地区。B类包括中型商场超市、中型餐饮单位等次重点稽查执法企业。C类包括小型的食杂店、便利店等一般稽查执法企业。稽查大队对全区企业开展日常稽查执法的同时,对A类重点稽查执法企业和地区开展主动稽查,全面排查风险隐患。
(二)以强监管、控风险为依托,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近日,稽查执法人员在对A类重点稽查执法的企业进行检查时,发现某食品生产企业生产某类食品的出入库记录有改动的痕迹,为了全面检查产品的质量安全,执法人员迅速赶到企业生产车间进行检查,发现正在生产该种食品。经核实,该种食品标签存在虚假内容,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对该企业立案调查,将该种食品进行查封扣押,为了进一步确认食品质量安全,执法人员抽取了上述食品送检。同时,执法人员当场成立了案件查办组,分别对上述食品的生产、销售、库存和原料等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并要求该企业进行产品召回,对检查情况如实进行记录并将所有证据进行固定。
经检验,该种食品电导率不符合GB17323-1998的规定,产品不符合规定。该企业在严格的执法程序和完善的证据面前,对违法行为认可,无异议。最后,执法人员依法对该企业生产标签含有虚假内容的食品、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违法行为做出行政处罚,没收库存产品75240瓶,罚款人民币12万元。同时,执法人员进一步帮助企业进行全面自查,找出了该种产品电导率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该批产品时未及时更换滤芯造成的,找出原因后,企业立即进行了整改。
(三)以建机制、保安全为目标,提高稽查执法效果
1.建立四级会审制度,确保案件公平、公开、公正
一是循环分组,交叉审核。大队将食品药品案件按生产、经营和使用等不同领域分为三类,对于适用不同法律法规类别的案件进行分类审查,建立了队内案件互查机制,保证案件承办质量。二是所有案件,部门互审。按照区局法制员制度,每一个案件在调查完毕后,交由同组其他科室法制员进行审核,大队每名法制员也负责审核同组法制员所在科室案件。三是告知之前,大队审核。大队建立了队内案件核审制度,每一案件在事先告知之前均由稽查大队长主持召开队内案审会进行集体讨论会审,大队成员对案件查处情况形成一致意见后,方可进入下一程序。四是重大案件,区局会审。对于重大疑难案件,均按规定交由区局案件审核委员会会审,并交局长办公会审批,从2014年至今,共查办疑难案件并提交局长办公会审批通过的案件39件,确保了案件的公平、公正、公开。
2.以“春雷行动”为契机,建立无证稽查长效机制
为了从源头规范辖区“散小低劣”食品生产经营业态,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稽查大队联合科所,开展以打击无证食品小作坊为内容贯穿全年的“春雷行动”,将打击领域从“黑窝点”深化到“黑链条”。先后取缔“食品加工黑窝点”23个,查扣食品及原料5吨、工具设备70余件、食用包材3300件,立案查处9户,罚没款共计10万余元。稽查大队以“春雷行动”为契机,建立了打击无证稽查的长效机制,基本消除了辖区无证加工食品小作坊的危害。
3.建立周学习、月公示、季评比机制,全面提高稽查执法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稽查大队将每周五下午作为固定学习时间,由大队长带领,学习全市四品一械典型案例、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处置程序等与稽查工作紧密相关的内容,稽查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分析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稽查执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稽查大队将每月的案件办理情况、罚没款数量等日常执法工作,以各分队及每名执法队员的具体工作量为依据,进行详细的统计量化,并在全大队内部进行公示。每季度对大队全体成员进行考核评比,评选出执法标兵、优秀党员、优秀家庭以及优秀监察员,推荐到区局。通过评比,鼓舞了斗志,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稽查氛围。
4.以节假日、重大活动为敏感期,建立稽查应急保障机制
稽查大队制定《北京市密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立四级响应标准、三级工作机制和五项信息报送要求;编制《密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备班表》,确保应急人员随时到位;制作6种应急执法文书模板,用于应对食药突发事件,同时,积极指导20个食药所建立《食药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执法应急包,并在春节、劳动节前下发《节日期间应急处理业务指导》2期,实现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严格控制。
特别是在北京田径世锦赛和“9.3大阅兵”期间,大队组织全局开展应急演练2次,模拟对某食堂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调动全局执法力量,快速、有序处置模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在实战中锻炼全局干部应急处置能力。
“三个一”为稽查执法提供科学有效的工作理念
(一)服务好企业是稽查执法全面履职的保证
1.坚持依法稽查,让稽查执法在阳光下运行
一是坚持公正执法、严厉处罚。稽查大队开展了畜禽专项整治、桶装水专项整治和非法疫苗等各种业态的专项检查50余次,查处非法产品50余吨,取缔非法单位10余家,专项整治案件罚没款50余万元;对华远市场、沙河早市等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整治20余次,规范企业20余家。二是坚持公开稽查,阳光高效。在查处案件过程中,坚持稽查程序、稽查结果公开透明。对案值较大、社会影响较广的大案要案,利用密云新闻、密云食药监局网站等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曝光,仅通过食药监局网站公布的生产销售假劣食品药品的违法案件就达到11件,起到了震慑和教育违法行为的作用,为合法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在稽查中强化服务,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在稽查执法中既要严格公正、不偏不倚地执行法律法规,将各项法律条款落实到位,还要对企业进行法律法规的耐心宣讲,及时指出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使违法企业主动接受行政处罚,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整改,杜绝违法行为的再次发生,仅2016年上半年,共对13家受到行政处罚的企业进行耐心讲解和指导,引导企业合法生产经营。
(二)服务好消费者是稽查执法正确履职的前提
1.完善投诉举报,落实三百工程
随着消费者对“四品一械”投诉举报的诉求不断增强,全面完善了投诉举报机构,设立了投诉举报受理室、对外公布了投诉举报电话,抽调专人负责投诉举报的受理、批转、回复和回访工作,2015年全年,共受理投诉举报606件,全部办结。做到了投诉举报办结率100%、回复率100%、回访率100%的三百工程。
2.加强科所队联动,全面净化食药市场环境
大队在查处每一起违法行为后,会结合违法行为发生的区域、业态等不同情况,对违法行为的种类、性质等情况进行梳理,最后形成违法行为查处通报函,通报给相关监管科室和属地食药所,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避免违法行为再次发生,形成执法全过程的无缝衔接,仅2016年上半年,共发出通报函13件,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查处一起违法行为,心中就多了一份保障。
(三)服务好产业发展是稽查执法科学履职的宗旨
2015年开展查处无证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以来,查处无证小作坊20余家,辖区小作坊生产加工行为得到了全面净化,帮助无证小作坊取得许可证并依法生产的企业10余家,促进了豆制品、面制品、熟食、盒饭、芝麻酱等产品的规范化生产。定期开展对食药安全企业联盟进行法律法规、规范化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了联盟企业的守法意识、生产经营的能力和水平,并通过联盟企业的示范作用,有效地带动了辖区“四品一械”生产经营企业,促进了全区食药产业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