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食苑杂谈
3上一版  下一版4
 
抹不去的味道
锅塌 豆腐
凤凰山上酸枣树
一品玉带糕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年7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抹不去的味道

 

□ 王珍

一个人离开家乡、离开母亲的时间久了,总会有一种扼制不住的思乡感觉。那种思念家乡、想念母亲的时光总会有一丝深深浅浅的忧愁,我们常常把这种忧愁叫做“乡愁”。乡愁有时悄悄地跟着我们的某种念头而来,我们却还不知道。比如,有时,我们会特别想吃儿时吃过的某一种美食,其实,这就是一种乡愁。

一个人喜欢一种美食,和他从小生长的那个地方及亲人有很大的关系。几乎每一个人都对自己家乡的美食有着亲切美好的怀恋,不管他有多么的发迹有钱或者春风得意,再多的山珍海味也抵不过儿时外婆或妈妈做的那碗家乡的菜。

曾有媒体报道,船王包玉刚有一次回宁波老家探亲,家乡人在宁波最著名的餐馆状元楼为包先生精心准备了鱼翅、海参、鲍鱼、干贝等各种高档海鲜以及名贵的时令鲜蔬。没想到进餐时,这位大人物对所有的高档菜肴都不感兴趣,只是出人意料地点了一道家常菜——臭冬瓜。臭冬瓜是宁波平民家一道极其普通的传统菜肴,难登大雅之堂,状元楼当然是没有的。餐馆经理想尽办法,急速从附近居民家里找来一碗臭冬瓜。包先生吃了以后很是满意,他感慨:我在香港想臭冬瓜40多年了,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啊!消息传开后,海外的宁波帮纷至沓来,都要回家尝尝臭冬瓜的味道。彷佛只有那些味道浓郁的臭臭的冬瓜,才足以告慰他们思乡的苦楚。

我有个去了法国做老板的朋友在微信上说,如果回国探亲,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两斤茭白一口气吃个够;曾有一位老知青在回忆当年他去支边插队的情景时说,那时,从黑龙江回到杭州,第一件事就是去街头的摊儿里买一副葱包烩儿吃,吃得那个香啊,就像几个月没吃饭的饿煞鬼;我那位老家在象山的同事,总在抱怨吃不到带着海水味道的新鲜海鲜。和每一个生长在海边的人一样,总是念念不忘海鲜的味道,离海远了,久久吃不到海鲜,甚至会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的脱水感觉。所以,他总是在等着下一个长假,可以回家好好吃一回鱼、虾、蟹、螺,真的分不清他是想家了还是嘴馋了。有时,他甚至会为了可以常常吃到新鲜的海鲜而产生辞去工作回家去的冲动念头。

有一个酷暑的日子,我那个在外地读初中强头倔脑的儿子突然在我挂着的QQ上留言:“想吃绿豆糕。”我想一定是儿子离开家乡、离开母亲的时间有点久了的一种情绪宣泄吧。记得有一年春节他非让我飞过去接他来杭州过年,叫得最响当当的理由就是:“我都有好久没有吃到笋了,真的很难熬的啊!”我理解,想念一种美食却无法吃到,和想念一位亲人却无法看到一样的折磨和煎熬。

于是,我就顶着40多度高温下的太阳,四处去寻找绿豆糕,我跑了四、五家超市和食品商店,终于在一家商厦的地下超市里看到一盒快到保质期了的绿豆糕。据售货员说,因为天气太热,绿豆糕软软的细沙馅很容易变质,所以厂家在夏天基本上不生产,进不到货。我看着那盒有点变硬不是很新鲜的绿豆糕,犹豫了一下还是买了用特快专递邮了过去。三天后,儿子发来短信说,绿豆糕收到了,没坏,有点硬,但还是觉得好吃。也许,在他的那种“好吃”感中,也掺杂着一丝对母爱的感受吧。

离开家乡久了,乡愁是不可避免的。所谓的乡愁其实并不只是一种思想,而是一件很具体的东西,比如一封e-mail,一个手机短信,一通电话,一枚邮票,也可以是一碗臭冬瓜或是一块绿豆糕。

我母亲表达乡愁的方式,是在中秋的时节,给她老家的哥嫂寄去月饼;远在新加坡的妹妹在QQ上和我聊天时,会突然感慨:妈妈做的鲞扣肉真好吃啊!我明白,她是想家了;而我更是过分,只要一离开杭州,就会想念西湖边上的那间茶楼、那一盏西湖龙井茶……

世事万变,人生也不断在变,唯独童年在故乡形成的口味,始终都不会改变。这种口味其实就是乡愁的具体表现,是一种抹不去的回味。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