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好水北京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们饮用的水都来自哪
北京人均水资 源增近五成
瓶装水的种类都有哪些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年7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饮用的水都来自哪
今年上半年,一则关于“水利部摸底地下水资源:八成不能饮用”的报道迅速传遍网络。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是不是我们喝的自来水很多都不适合饮用呢?
 

水利部回应: 非饮用水水源地数据

国内某媒体援引的是水利部最近公开的2016年1月《地下水动态月报》数据。据悉,从2014年起,水利部就针对目前地下水问题比较突出的18个省区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这18个省区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西北地区盆地以及江汉平原。2015年18个省区地下水水质的总体情况是,无I类水,Ⅱ-Ⅲ类水占19.9%,IV类占32.9%,V类水占47.3%。这个结果与去年环保部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和水利部公布的《水资源公报》所反映的状况基本一致。该报道由此断论,全国地下水普遍“水质较差”,八成地下水资源不能饮用。

事实上,“报道引用的数据主要是北方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的监测数据,并不是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数据。”水利部澄清,目前我国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主要取自深层地下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公开表示,根据正在编制的《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显示,全国4748个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达标率为85%左右;2014年175个供水人口50万以上的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中,共有33个地下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饮用水究竟从哪儿来

那么,我们的饮用水除了来自深层地下水,还会从哪儿来,会不会受到污染呢?一是地表水,比如河流、湖泊、水库水;二是地下水,比如井水。地下水又包括浅层地下水,即基岩以上,地表以下60米左右的含水层;还包括深层地下水,即基岩以下,历经数千年或上万年赋存在含水层。

“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水、地下水都能作为我国饮用水的水源地。”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会长赵飞虹强调。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水;Ⅳ类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Ⅴ类不宜饮用。同时,国家对于饮用水源地保护十分严格。《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都有详细规定:一级保护区内不能种庄稼、不能放牧,更不能建设工厂,进入保护区必须事先申请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等。

南北水质有差异

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进入千家万户,还需经过自来水厂消毒、灭菌、过滤等处理工艺,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根据各地区水质不同,处理工艺也存在差异。

其中,南方、东部沿海地区的饮用水以地表水为主,水质相对较差。赵飞虹解释,这些地区降水充沛,且沿海地区为了避免因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饮用水主要以地表水为主。而地表水悬浮杂质多,有机物和细菌多,且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尽管国家对于饮用水源地有保护,但广州、上海等地水体污染较为严重,会间接污染饮用水源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针对这些水质较差的地区,自来水厂需要利用臭氧加活性炭的工艺,进行深度净化,“但目前只有5%的饮用水源进行了深度净化,多数仍是通过絮凝、沉淀、消毒的工艺。”

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的饮用水钙、镁含量相对高。赵飞虹提到,由于年降水量少,华北、西北、东北地区除了利用河水,大部分都只能依靠深层地下水。以北京为例,60%左右的自来水来自于深层地下水,40%左右来自于密云水库等地表水。深层地下水的水质较好,悬浮杂质少,有机物和细菌少,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自来水厂的处理工艺相对南方地区而言简单。但深层地下水钙、镁含量高,因此北京的自来水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经过调配后,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后才会供给消费者使用。

(人民网)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