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勇
植物蛋白饮料是指以植物果仁、果肉、坚果类的果仁及大豆等为原料,经加工、调配、高压杀菌或无菌包装制得的乳状饮料。如今,市面上各种植物蛋白饮料盛行,“营养健康”、“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蛋白质”等宣称的口号更令人眼花缭乱。植物蛋白饮料真如商家宣传的那样吗?专家表示,人体日常所需蛋白质更多还应从食物中获取。
植物蛋白饮料身价高
日前,记者在丰台区一家大型超市饮料区看到,植物蛋白饮料占据了两大货架。主要有核桃露、花生露、芝麻糊、椰汁等产品,品牌众多,种类令人眼花缭乱,而且大部分产品都会在最醒目的正面注有“植物蛋白饮料(品)”等字样。
相较于可乐等众所周知的健康“公害”,植物蛋白饮料的营养“内涵”受到很多人追捧。目前市场上无论是花生牛奶、杏仁露、核桃露还是豆奶等饮品,在其外包装上,都着重强调了其富含“蛋白质”、“健康”等字眼。一位正在选购某品牌核桃露的顾客称:“都说核桃健脑,就想过来买几箱核桃露给女儿喝。”
数据显示,植物蛋白市场正在变热。自2010年以来,中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销售额和销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4.4%和21.3%。业内人士介绍,2015年销量和销售额的年增长率将分别达到21.6%和28%。销售额增长率的提高,主要由市面上日益增多的高端植物蛋白饮料所拉动。据了解,包括统一食品、娃哈哈、伊利、汇源和蒙牛,均在2014-2015年期间涉足植物蛋白饮料。
记者还注意到,植物蛋白饮料的价格也比同规格的普通饮料要高,一个200毫升装的椰子类植物蛋白饮料价格为3.3元,比一盒普通果汁类饮料贵出了三分之一,相当于一个250毫升盒装牛奶的价格。
补充蛋白质效果有限
如此受欢迎的植物蛋白饮料,它的营养功效到底如何?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消费者对植物蛋白饮料的认知十分模糊,有的认为“植物蛋白饮料含有优质蛋白”,有的认为“蛋白质含量肯定不低”或“零脂肪,更健康”。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表示,大多数人对植物蛋白饮品都期望过高,认知有误。下面3个有关植物蛋白饮料的营养真相希望大家能够有所了解。
植物蛋白饮料并不等于高蛋白饮料。专家指出,很多商家也不可能添加过多的植物蛋白,出于口感考虑,蛋白质浓度越高,液体会越黏稠,口感可能越不好,消费者认为其富含蛋白质,属于认知误区。此外,我国食品标签标准规定,如果声称“高蛋白”饮料,每100克饮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应高于12克,若以每100毫升计算或每420千焦计算则要求高于6克。很多植物蛋白饮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并没有达到“高蛋白”的要求。
植物蛋白并不等于优质蛋白。专家强调,植物蛋白并不等于优质蛋白,优质蛋白又称“完全蛋白质”,是指能够被人体吸收,含有充足的能维持人体生存和生长发育的必需氨基酸。而优质蛋白主要存在于各种动物性食品、乳制品以及豆制品中。因此,不能用植物蛋白饮料来代替牛奶、鸡蛋和肉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植物蛋白饮料含糖量也不低。虽然很多植物蛋白饮料声称“无糖”、“含有木糖醇”,但专家表示,这类产品很难做到不含糖,只要口感上比较甜,都或多或少存在糖或类似添加剂。以某款核桃露为例,每100毫升含糖3.5%,一罐便含糖8.7克左右。加上其他糖摄入来源,很容易超标。宣传中所称的“胆固醇”、“零脂肪”则纯属概念上的“废话营销”,因为植物基本不含胆固醇,人为添加胆固醇反而会提高成本。
蛋白质该如何补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结构的主要成分,其含量仅次于水,约占人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中以豆类、花生、肉类、乳类、蛋类、鱼虾类含蛋白质较高,而谷类含量较少,蔬菜水果中更少。
专家表示,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不仅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而且还取决于蛋白质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及比例。由于动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比例较符合人体需要,所以动物性蛋白质比植物性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大多数动物性食材中均含有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贝类等食材均是优质蛋白的来源;植物性食材中一般少有蛋白质,且蛋白质质量不高,唯一的例外是大豆及其制品,大豆中含有的优质蛋白质达40%以上,能够很好为素食主义者补充优质蛋白质。
专家认为,对于消化能力正常的成年人来说,只要膳食均衡,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完全可以满足机体需求,不需要通过保健品再额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