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剑
“总说食品添加剂不好,可是我端量小孙女吃的奶粉,配料表明确标识的食品添加剂就有八九种,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年6月的一天,不少居民都像什刹海社区的于大妈这样,带着疑惑走进了由西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办的“食品药品安全百场讲堂进西城”的课堂上。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以“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6月13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可是类似本文开篇的场景,从2016年开始,却已于每周都会在北京西城区15个街道下辖社区频繁的出现了。
为了能让讲座更加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西城区食药监局采用“群众选题、专家讲课” 的方式,在全区261个社区中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由居民根据生活和需要,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再由专家讲师团用通俗的语言、易懂的道理、常见的事例、形象的比较讲解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在短时间内调动百姓群众的积极性,快速接受和消纳所学的知识,让“进社区”活动真正做到深入民心。
而居民们的参与也变得越发踊跃,讲座中,时常能看到他们边听边记,遇到不懂之处直接发问;课后让讲师答疑解惑的时间,甚至比讲课的时间还要长;讲座中的快速检测环节,居民们一丝不苟地在老师的讲解下亲手检测自己带来的食品;像于大妈这样一脸轻松地直奔超市活学活用的,更是不在少数。
不仅如此,每场讲座结束后,西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随机选取一定比例的居民,对讲座形式、讲座内容、授课老师的满意度及相关需求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结果分析研判,以对后续讲座进行完善和提高,更加有针对性地提高公众对食药安全的知晓率。
今年以来,“食品药品安全百场讲堂进西城”活动意见陆续全区15个街道,参与群众近千人,受到了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