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勇
随着品种越来越丰富、采购越来越便捷,各类进口食品已全面走进百姓生活。但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进口食品也并非全都“高大上”。据国家质检总局去年发布的中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显示,几乎所有种类的进口食品均有检出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
不合格主因有哪些
查阅近年来问题进口食品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目前我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未加贴中文标签或包装标示不符合要求,以及包装不合格或储存运输过程中损毁残损,此外还存在无输出国家(地区)官方证书,微生物超标或含致病微生物,食品添加剂超标或使用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等。
其中,不合格进口产品主要种类依次为酒类、乳与乳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以及油籽类产品。不合格产品来源地多为西班牙、美国、法国、意大利、新西兰等。对于那些标签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允许在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下进行技术处理,经重新检验合格后,准予销售、使用;涉及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的,检验检疫部门一律采取监督销毁或退运的措施,不得进入流通领域。
进口食品购买需谨慎
张女士曾经在国外生活工作多年,对国外的饼干钟爱有加。但近期她仔细查看一款在市区一家超市买到的进口饼干的配料和营养成分表时发现,氢化植物油、各类添加剂全都赫然在列,而反式脂肪以及糖和钠的含量也都比较高。张女士说:“原本总是习惯地认为进口食品就是好,都是健康的,现在看来也并非如此。”事实上,仅对健康不利的反式脂肪而言,目前在大多数国产饼干中的含量基本都为零,而很多进口食品却都做不到。
除了饼干外,一些进口的冷冻食品也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好。张先生平时喜欢做一些西式菜品,他向记者表示:“我买过几次进口的冷冻牛排、牛腩、牛仔骨,做出来的肉质口感都很不理想。”张先生告诉记者,有一次买来的进口牛肉,整块肉都已经失去水分冻成了“肉干”,根本没法吃了。
此外,一些通过电商渠道买到的进口水果,质量也不是很理想。李先生就喜欢通过网购买一些国外的水果,他表示,进口的红心火龙果,有时候买回来会发现外皮颜色都已经变暗甚至出现霉点,切开以后里面也已经变得很软,味道也很不新鲜了。另外进口的木瓜、菠萝也都有类似问题发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消费者买进口食品时遇到的类似问题不在少数,不少消费者都是满心期待,希望能够尝尝鲜,结果却大失所望。长期从事食品贸易的业内人士称,生鲜类的进口食品由于受到运输时间、报关手续等环节的影响,新鲜度确实很容易大打折扣,消费者购买时需要仔细查看原包装有无破损,同时还要格外注意保质期限。另外,有些国外的厂家由于采用的食品配方和生产设备都比较老旧,造成各类现在被认为不够健康的成分配料和生产工艺仍然存在,所以在购买进口食品时,一定要谨慎选择,不可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