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2016国际食品安全大会热点聚焦
版面导航     
 
2016年4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6国际食品安全大会热点聚焦

 

<<上接02版

国家质检总局标准法规中心研究员焦阳指出,从近十年的我国进口贸易来看,进口逆差及进口量越来越大,保护消费者安全的重担也越来越重。在供应链全球化、跨境电商新业态及非传统因素等诸多挑战下,迫切需要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来进行监管。为此,质检总局启动了风险模型搭建工作,依据现有食品安全标准,按照贸易情况、自身风险等给产品进行分类,形成监管项目,并以此开展食品当中危害物质的评估,最终实现风险评估。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教授 Felicia Kow介绍, 在澳洲,风险评估是科学监管进出口食品的基础。据此将食品分为风险食品、监控食品及遵守协定食物三种。监管部门对其实行分级管理。

爱尔兰农业与食品发展部技术转化办公室主任Declan Troy教授指出,食品安全涵盖了农业和食品整个行业。在欧盟,对食品进行监管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风险评估。由相关的专业委员会提供科学的意见和科学风险的评估。再由欧盟委员会以及每个国家来进行执行。

国际食品科技联盟( IUFoST)前主席Alan Mortimer教授介绍了印尼对进出口食品安全的监管与控制。他认为,在印尼,大企业占整个生产分销仅为0.1%,而中小企业占了99.9%。要更好地保障进出口食品的安全,就要给中小企业更多的赋权。

议题——

加强人类尤其老年营养与健康

途径——

平衡膳食是获得营养健康最好方法

■ 没有科学的食品营养健康评估方式,食品研制和加工无法发挥食物本身对身体健康有益作用;

■ 膳食营养是基础,建立食品营养健康评估方式;

■ 老年营养健康产品的市场发育不成熟,需加强工作;

■ 膳食营养是维护老年人健康、降低疾病侵害的重要基础;

如何通过营养食品和安全评估来加强营养与健康,作为食品安全问题中的重要一环,值得科学家和企业去思考的问题。在涉及老年人生存生活的问题中,膳食的健康营养同样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在“食品营养与健康评价”和“老年营养与健康”专题上,国内外专家围绕关键话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探讨。

没有科学的食品营养健康评估方式,食品的研制和加工将无法发挥食物本身对身体健康的有益作用。全国粮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江南大学的王兴国教授分享了他的对“好油”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好油要符合三个原则:第一是相对合理的脂肪酸的构成;第二是有丰富有益的伴随物;第三是没有或极少有危害物质。”通过科学的研究和评估方法,根据不同油脂特点建立不同的加工方式,最终发挥每种油的营养优势,是未来研发方向。

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前主席、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饶平凡教授表示,破解复杂科学体系的钥匙就是“微纳米构造”,它相当于写满食品信息的“芯片”。“芯片”告诉我们“是食物影响了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接着影响了细菌”。从微纳米的角度去看复杂的食品世界推进食品科学,会有全新的发现。

IUFoST国际食品科学院前主席、印度食品科学研究所前所长V.Prakash博士说:“我很难找到一种不含任何营养的食物,所以我们真正关心的应该是某种食品营养的含量是高还是低的问题”,就连我们一直认为唯一的功能是增加食物风味的调味品,也同样具备营养和健康的好处。

李锦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技术服务总监林颖介绍,像辣椒酱中就有非常好的维生素A、C、K,两勺辣椒酱就可以满足我们每天6%所需的维生素C和10%的维生素A。

爱尔兰农业与食品发展部技术转化办公室主任兼研究部副主任、爱尔兰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席Declan Troy在介绍了瘦肉中含有很多有益的营养成分后,提到了去年的“红肉致癌风波”,他指出,摄入量才是应该关注的问题。所以每种食品都有自己的营养特点,适度的、多样的、平衡的膳食才是获得营养健康的最好方法。

在探讨老年营养健康问题上,中国工程院庞国芳院士指出,截至2014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而膳食营养是维护老年人健康,降低疾病侵害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安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营养与健康分会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认为,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低体重有很高的比例,在农村地区尤其突出。75岁及以上老人低体重率大概总体的比例是10%,但是在农村有13.4%左右,而且农村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明显高于城市地区低体重率。而没有足够的肌肉和脂肪将大大降低抵御疾病的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研究员冯文猛认为,老年营养健康产品的市场发育并不成熟。他指出,培育老年膳食营养市场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政府要做好公共服务的责任。将全国老年人的信息系统数据平台系统整合起来,有利于政府监管,政府要加强对弱势群体提供支持的力度。”

国际食品科技联盟执委、美国食品科技学会前主席Mary Schmidl女士说:“在美国,老年人买了外卖食物后,不习惯冷藏,常温放置2~3小时候才会食用,这期间会带来病原体的增加。独居的老人很容易出现食物处理不当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老年人需要家庭的照顾。”

议题——

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

途径——

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

■ 重视食品企业源头污染的管控和安全;

■ 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原则,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风险管理决策技术;

■ 建立快速的信息反馈机制,把握舆论的脉搏;

食品安全很复杂,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牵涉到很多人、很多程序。这一食品链条上的任何环节都可能令食品产生安全问题。很多事故是由那些通过使用廉价成分牟利、铤而走险逃避监管等等引发的。而食品安全问题遭遇了模糊的信息处理和利益纠缠,正确适当的风险信息交流就成了最急需重视的环节。

在“中国食品安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和“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专题上,国内外专家们结合自身经验对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陈君石就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与展望强调,中国食品安全的将来要做到两方面,一是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保障,二是政府要加强多部门的联动和合作,做到全产业链的一体化无缝监管。从以抽样/检测为主转变为以过程监管为主。完善和提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加强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原则。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完善和提高对风险管理决策的技术支撑。

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指出,现在中国乳品装备是全球最先进的,80%以上是进口的,同时中国政府对乳品企业的监管是全球最严的,很多在中国的外企都反映他们在欧盟、在美国都没有这么严格的监管。

美国农业经济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Fred Gale表示,中国在关键的时刻,城市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在食品安全方面面临着复杂和新的问题。可以看到食品安全改革当中很多一些利益的交叉,还有公共的压力推动政府需要通过一些法案来逐步实行。

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教授指出,在中国,微生物风险评估工作研究起步相对较晚,需要进一步明确评估的计划和范围,危害识别问题要做得更加到位,这样有助于来判断某一项风险评估工作是否更加亟待去开展。

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与人畜共患病司主任Peter Ben Embark表示,近年来呈现出来的新趋势是越来越多新生的细菌和病毒,在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的刘松涛表示,总局在信息发布上,注重更具体的内容和更详细的解读。在形式上增加参与度和互动性,如设置食品抽检信息专栏和查询平台。持续地将风险信息向公众发布,满足公众和媒体的信息需求。对于企业,会根据抽检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沟通,找寻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王俊平指出,企业需要重视原料的控制和安全性,尤其是源头污染的管控。通过检测和评估了解土壤和大环境的情况,比如有一些地区的土壤里面本身就存在重金属的高污染,或是杀虫剂残留的现象。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地调整,改变原料基地的选择,保障食品安全。

无极限(中国)有限公司质量综合管理部总监刘凤松分享了中草药种植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我们把质量前移,把农田作为第一生产车间,进行管理模式的建立”落实食品安全的管控。落实食品安全的管控。安全从源头管控,而管控需要标准的引航。

科学传播欧洲食品安全局的前主席、IUFoST国际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Patrick Wall指出,不断强化标准,可以重建消费者的信心。只有科学、统一的标准建立,才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厉曙光教授,总结了有效传播食安知识的经验:第一,科普内容应局限自己的专业范围内。第二,充分准备,不匆忙作答。第三,与媒体建立信任且通过官方的渠道联系。第四,传播内容应以科学、专业、通俗、易懂为基本要素。第五,传播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清晰的语言表达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第六,接受访谈或采访后应自我检查,总结反思。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交流二室主任钟凯指出,建立快速的信息反馈机制,把握舆论的脉搏,才能跟上节奏。新媒体的传播讲究个性鲜明、紧跟热点,所以应有自己固定的传播风格,构建多平台的传播矩阵。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