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大家讲坛
3上一版  下一版4
 
食品安全需建立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
冬虫夏草保健品解读
食品安全 线上线下需共治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虫夏草保健品解读

 

本期专家:

魏江春 中国科学院院士、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李增智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退休)

姚一建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一、背景信息

近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网站发布消息,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的试点工作。通知发给的对象是北京、江西、湖北、广东、青海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总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近年来冬虫夏草保健食品市场乱象丛生,不断被媒体曝光,到底出现了哪些问题,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叫停试点意味着什么?

二、专家解读

冬虫夏草仅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五省区以及不丹、印度、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部分地区。作为全世界最著名的药用真菌,一直以来,冬虫夏草都是作为药用真菌来使用的。研究了40多年的虫生真菌专家李增智一直强调,它实际上是长在虫子身上的蘑菇。

由于受到分布地域局限以及长期以来过度采挖的影响,冬虫夏草产量十分有限,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人工培育,还处在实验室的实验阶段。这种情况下,市场上一度出现了很多叫做“虫草”的衍生产品,像虫草王、虫草菌丝体胶囊、复方虫草口服液、虫草菌丝体口服液等等,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与冬虫夏草制品相混淆,专家曾表示,虫草的概念太广,一共有400多种,冬虫夏草只是其中一种。

曾经被曝光的天狮牌虫草菌丝体胶囊,商家宣称它们的产品曾连续几年荣获“中国保健品公信力产品”称号,并且承诺,保证正品,甚至说“假一赔命”,而专家根据实验室检验监测结果表示,它其实叫做弯颈霉,与冬虫夏草是不同的物种,没联系。

一些保健品中经常标注的原料“冬虫夏草菌丝体”,是从天然的冬虫夏草分离出来的菌种,经过人工方式、工厂化生产培养出来的菌丝体。专家认为,这些保健食品和食品用的是人工栽培的、人工发酵的产品,这些产品的报批应以菌株作为基础,因为不同的菌株的安全性并不一样。

三、专家建议

专家强调,冬虫夏草亦或是其他虫草,都要科学使用,安全使用。尤其作为保健品和食品,跟中药使用是不一样的,无论营养多好,有多少疗效,其安全性必须放在第一位。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