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乔生 为了首都食品安全,百姓放心消费,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举全局之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食品药品市场平稳,供应保障有序,春节前后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据了解,春节期间该局对年夜饭、庙会、旅游景区景点、重点商业区、大型商场超市等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和节日消费量较大的重点食品,实施全过程风险监控和全覆盖监督检查,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出动监管执法17762人次,1/2以上人员在岗履职,共监督检查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13408户次。元宵节期间,为了保障本市元宵节汤圆类食品安全消费,该局又部署开展了专项检查活动。检查人员重点对元宵(汤圆)的外包装、产品标识、合格证、生产日期、出厂检验记录、进销货渠道、检验报告、贮存条件等相关内容进行检查。
据悉,在元宵节期间本市各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均开展了相关食品检查执法行动,通过查包装、查渠道、查质量等方式对全市生产、销售的元宵、汤圆食品,以及生产经营者法定义务落实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市局还对元宵、汤圆进行了抽检,共抽检元宵(汤圆)产品106批次,包括11个元宵产品、95个速冻汤圆产品。其中在生产环节抽取本市4家生产企业生产的元宵(汤圆)产品26批次;在流通环节大型商场、超市、便利店内抽取北京、广东、河北、河南、上海、天津、浙江等省市14个厂家生产的元宵(汤圆)产品80批次,对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微生物等项目进行了检验。经检验,106个样本全部合格,抽检合格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