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谁都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有人总是抱着水杯喝个不停,还有人喝口水对付大半天……除了自身习惯,这当中有什么学问呢?在传统的中医问诊中,了解一个人的饮水多少、喜冷喜热等,是判断其身体状况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水的不同需求,也是自身体质的外在表现。
口渴多饮。有的人总是口渴、咽干,觉得水没喝够,大冷天也想喝凉水甚至冰水。中医认为这类人一般属于阴虚体质,多由热证、燥证引起,或汗、吐、下利太过伤及津液所致。睡眠不足、出汗太多、常吃烧烤白酒等燥热食物,都会耗损体内津液导致阴虚。因此,这类人一方面要及时补充水分,运动别太猛、衣服别太厚,以避免汗液过多流失。另一方面,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不要过多食用辛辣食物,按时作息,“锁”住体内津液。
口渴不多饮。还有一些人,虽然时常口渴,但很少主动找水喝,即使喝水也喜欢喝热水。这样的人多属痰湿体质,由于“痰饮内阻,水湿不化”,虽然口渴,但并不想喝水。他们常感觉身体倦怠,腰腿部沉重,容易疲劳,汗液黏腻,小便也较混浊。生活中,这类人要注意调理脾胃,适当补充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白萝卜、薏米、扁豆等。不要一次喝大量水,而应该分次慢慢喝,或用薏米汤、茶水等代替白开水。
口不渴不欲饮。有些人天生对喝水“没兴趣”,既不容易口渴,也不想喝水。该种情况多见于阳虚体质或气虚体质。这种人体内常会气行不畅,导致津液输布乏力,因此很少感受到口渴。这类人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饮食上多吃甘温的食物,如羊肉、山药、香菇等,少碰生冷食物。此外,阳虚的人可适当煎一些人参汤代水喝,气虚的人可用白术或党参煮汤代替白开水。
哪些体质的人不宜多喝水
中医角度来说,不同体质的人,有不同保健的方式,合理饮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哪些体质的人不宜多喝水。
饮水不仅要达到解渴的作用,还要达到保健的作用,比如气虚体质、阳虚体质和痰湿体质的人不宜大量喝水。否则容易出现胃胀、食欲不振、腹泻等脾虚水湿内停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头晕、呕吐、口淡、口角流清稀的口水等水饮上犯的表现。
阳虚体质的人表现为手脚较正常人要凉,平时比较怕冷,天冷的时候更加明显;饮食喜欢偏热,对冷饮及冷的食物不太喜欢,或进食后有不舒服的感觉,并且可能出现腹泻;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润,甚至有些人舌苔上好像覆了一层水。痰湿体质的人表现为面色淡黄而黯,眼部有轻微浮肿的感觉,面部的皮肤油脂较多。而且这种体质的人多汗,汗液黏腻,口黏腻或口中发甜。其中最容易鉴别的一点就是,该体质的人常感觉很累很倦,身体困重,尤其是腰腿部有沉重感,时有胸闷,容易咳痰。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