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勇
“还原水果真正的味道”是“伯果儿”的招牌口号,也是刘雨、秦鑫等几个同伴的创业初心。2014年8月,生鲜水果电商“伯果儿”开始了其平台的“上线”和融资之路。那么在这水果电商、微商遍地开花的时候,“伯果儿”凭借什么在生鲜电商的蓝海中脱颖而出,并发展壮大呢?
对于水果生鲜电商,物流问题似乎是永远说不出的痛,但是偏偏有这样一家“小而美”的平台敢于独辟蹊径。“我们的这份责任和精神可能会成为伯果儿生存的依靠。”伯果儿联合创始人秦鑫认为,伯果儿对“吃货”群体的锁定和对产品“味道”的刻意追求,将会为伯果儿打开一片生存空间。
带着一百多万自筹启动资金的伯果儿,却做出了72小时水果从枝头送到家的承诺。秦鑫告诉记者:“我们实现线上预售,水果的采摘量是限定的,因此我们对果源的要求是上午摘完,当天打包好送到机场,下午运输,基本上傍晚就到北京了,这距离采摘只过去12个小时。水果到北京后,我们马上去接货,进行开包分拣,剔除破损果品,完成二次包装,快递出去,北京同城的第二天基本上都能够到消费者手中,根本用不到冷藏和仓储,时间可控、成本可控、品质可控。”
与其他生鲜电商相比,伯果儿生鲜水果电商的起步,不仅仅是局限于电商本身,而是集媒体属性、社群圈子和社交电商于一体的移动社交电商平台,他们正在打造的是一个超鲜水果达人社群+电商生态闭环。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要让顶级的吃货们发现和分享自己的吃货经验。”秦鑫坦言:“我们最得意的是,在俱乐部中的吃货会彼此分享自己关于吃的经验,并推荐好吃的水果。可以说伯果儿平台上的所有产品,都必须经过伯果儿的吃货们内测后最终上架的。”
不过,这种做线下圈子的营销方式,在多数投资人和创业者看来,是将今天正热的线上电商重新拉回了线下。“对于生鲜电商来说,如果单纯地去套用On-line或者Off-line去界定营销方式,本身就是不成立的。”秦鑫认为,虽然现在都在说“互联网+”,但是农业领域“互联网+”的重点是整合,即便是主打O2O也是将单独的点和线连接好、供应好、调配好,实施资源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