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质水、纯净水、山泉水、负离子水等市场上名目繁多的饮用水家族,从今年1月1日起,将正式告别市场。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规定,饮用水标签标识执行新国标,市面在售的直接饮用的包装饮用水(该国标不适用于饮用天然矿泉水)将分为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两类。
饮用水不能再取“花名”
近日,记者走访家乐福、沃尔玛等多家超市发现,不少品牌的饮用水包装已经“改头换面”,如“康师傅”的原“矿物质水”已变为“康师傅优悦包装饮用水”,并加注有“为口感清爽甘美,特加入矿物质类食品添加剂”字样。
记者注意到,由于名称不同,饮用水的价格差异也很大,价格从不足一元到十几元不等。如550毫升装的“康师傅优悦包装饮用水”售1.5元,510毫升装的“昆仑山雪山矿泉水”要4.8元,农夫山泉一款标注适合婴幼儿的饮用天然水,一瓶1升装的要9元。
“现在柜台在售的都是2016年1月1日前生产的,还在库存销售期。且这些水都还在保质期内,所以还在正常销售。”超市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但按照新国标规定,如果今年1月1日后生产的饮用水还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就属于违规了,消费者如果买到这样的水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
此外,饮用水包装上另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多了一排小字:“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根据新国标,当使用硫酸镁、硫酸锌、氯化钙、氯化钾等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时,需在产品名称的邻近位置标示“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等类似字样。对仅使用加工助剂(如氮气)的,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规定,可不标示加工助剂,也不需标识“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等类似字样。
记者发现,一些企业并不明确标示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含量。如雀巢冰露纯悦饮用水,在配料表中有食品添加剂氯化钾、硫酸镁和硫酸锌,但在包装正面却找不到任何与食品添加剂相关的内容。康师傅优悦饮用水虽标注有“为口感清爽甘美,特加入矿物质类食品添加剂”类似字样,但字号非常小,位置也在标签正面的最底部。
只看品牌不分种类
面对五花八门的饮用水名称,多位市民表示,他们买水时最多会看一下品牌,几乎不会关注水的名称,更不会细看瓶身上的各种标注,对这些不同种类饮用水的区别更是无从得知。
在沃尔玛超市门口,当记者问及矿泉水和矿物质水有什么区别时,市民韦先生表示:“可能矿物质水的矿物质会多一点吧。”随后,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市民,大多数人认为矿物质水和矿泉水是一样的。
记者在某大型超市购买了一瓶去年旧款包装的矿物质水和一瓶矿泉水,对比发现,该矿物质水配料表上写有“食品添加剂”字样,显示是“水、食品添加剂(氯化钾、硫酸镁)”,而矿泉水配料一栏中只有“饮用天然矿泉水”。此外,外包装的产品标准号上,矿物质水的产品标准号以QB开头,也就是按照企业标准生产;而矿泉水、纯净水的产品标准号是以GB开头,生产依据是国家标准。
喝水变得更简单
此次新国标的实施对整顿之前水市场乱象的力度可以说极大,在此之前,市场上各种带有噱头的瓶装水标签层出不穷,消费者在购买时不仅搞不懂这些水之间的区别,而且极易糊里糊涂地花了高价。一般常见的普通矿泉水每瓶都在2元左右,但是一旦加上这些概念,就可能摇身变成10元左右的“高端水”,然而实际功效却令人存疑。
据业内人士介绍,天然矿泉水的生产成本和对水源地的要求,比其他饮用水高。但由于过去国标并未明确,一些厂家可能在自来水中添加矿物元素等添加剂,并混淆“矿物质水”和“矿泉水”之间的区别,或通过增加花样百出的“功能”,炒作概念,最终卖出高价。
新国标的出台让这种喧嚣尘上的水命名市场变得平静了许多。规范后的市场能见到的将只有天然矿泉水、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三类。之前一些大众熟知的品牌如“康师傅矿物质水”、“娃哈哈富氧水”等名称都将退出历史舞台,不过具体会以什么样的名称替代目前厂家还未回应。
(综合报道)
链接:
包装饮用水:是指密封于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规定的包装容器中,可供直接饮用的水。
饮用纯净水:是指以符合原料要求的水为生产用源水,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当的水净化工艺,加工制成的包装饮用水。
其他饮用水:是指以符合原料要求的水为生产用源水,仅允许通过脱气、曝气、倾析、过滤、臭氧化作用或紫外线消毒杀菌过程等有限的处理方法,不改变水的基本物理化学特征的自然来源饮用水;以符合原料要求的水为生产用源水,经适当的加工处理,可适量添加食品添加剂,但不得添加糖、甜味剂、香精香料或者其他食品配料加工制成的包装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