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一年,政府、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企业、媒体,从多角度、多层面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共同关心、支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大格局,促进中国食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食品工业“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状况发布
2015年3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食品工业“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状况。“十二五”期间,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全国食品工业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稳中求进”的总方针,顺应市场变化,推进结构调整,实现生产平稳增长,产业规模继续扩大,经济效益持续提高,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区域食品工业协调发展,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多数经济指标提前完成了《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
一是食品工业规模效益稳定增长。“十二五”期间,食品工业在满足市场需求、转变方式、优化产业升级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行业稳定健康增长。二是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十二五”期间,食品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三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国食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工业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食品企业更加重视节能环保低碳发展。四是区域食品工业协调发展。“十二五”期间,在中央一系列区域发展政策指导下,食品工业区域经济逐渐趋向均衡协调发展。五是对外贸易总体水平发展较快。“十二五”期间,2011年至2014年累计实现食品进出口贸易总额5806.6亿美元,食品出口四年累计2256.1亿美元。
新《食品安全法》颁布施行
2015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新法体现严惩重处原则,强化了食品安全刑事责任的追究。大幅度提高了行政罚款的额度,对重复的违法行为增设了处罚规定,对非法提供场所的行为也增设了处罚,强化了民事法律责任的追究。当日,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国食品安全报社联合举办“《食品安全法》实施研讨会”,参会专家围绕新《食品安全法》修正内容以及如何更好地实施展开讨论。
2015年7月16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法宣传普及工作的通知》。
10月1日,新《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其法律条文从原来104条增加至154条,新增内容50条,70%的条文进行了实质性修订,一些重要的理念、制度、机制和方式融入其中。该法对保健食品、网络食品交易、食品添加剂等当前食品监管中存在的难点问题都有涉及,让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商家承担连带责任,这些都是该法修订的最大亮点。
12月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并对外公开征求修订草案意见。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
2015年6月15日,以“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为主题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汪洋强调,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要坚持法治先行、德法并举,加快构建食品安全法治秩序,共同坚守食品安全道德准则,切实形成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
汪洋指出,企业要增强诚信守法意识,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健全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从源头上把好产品质量安全关。政府要提高依法监管水平,完善日常监管、监督抽查、信息发布等管理制度,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惩重处不法分子,维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公众要依法积极参与治理,行业协会要强化自律约束,新闻媒体要做好舆论监督。要完善和强化社会共治举措,让全体社会成员都成为食品安全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农产品政府定价退出历史舞台
1月4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获悉,自2015年起国家放开烟叶收购价格。由于烟叶收购价是农产品领域最后一个实行政府定价的品种,此举标志着我国农产品价格将全部由市场形成,政府定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农产品价格的放开并非“一放了之”,而是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不断加强和完善农产品价格宏观调控体系。目前国家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玉米、油菜籽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对棉花、大豆开展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对生猪建立了缓解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并通过建立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完善进出口调节机制、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等综合措施,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防止了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保护了农民利益。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简称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了多项与民生相关的内容。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20周年活动举行
2015年5月18日,中国食品安全报社20周年活动举办。食品是人类生存之源,安全是企业发展之本。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微小的细流,但正是这小小的细流,从一张张发黄的新闻纸中折射出中国食品工业的沧桑和巨变。一个行业成就了一张报纸,一份报纸反过来见证了一个行业。把握时代脉搏和行业发展方向,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行业服务,满腔热情地为读者与消费者服务,是办好《中国食品安全报》的最根本的信念、理念和观念。
《中国食品安全报》紧紧围绕国家食品安全大战略,以贯彻国家食品安全方针政策为指导,以促进行业自律和我国食品工业健康发展为准则,以增强全民食品安全意识为根本,以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为宗旨,以倡导食品是人类生存之源,安全是企业发展之本为主线,以强化“食品人”携手共治、责任共担为努力方向,以切实担纲食品安全舆论前沿为奋斗目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多年来致力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食品行业服务”的指导方针,秉持“行业报纸行业办,办好报纸为行业”的办报理念,紧紧围绕“食品安全”为主旨,20年的耕耘获得了主管、主办单位的充分肯定,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中国食品安全报社20周年活动,既是历史业绩的总结,更是创新发展的开始。
第十三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举办
2015年11月7日,第十三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本届年会的主题为“新法护航食安梦,社会共治保民生”。年会围绕新修订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对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改革步伐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进行研讨。
中国食品安全年会是由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在2002年倡议发起,在国务院多部委办局共同关爱下蓬勃发展而来,十三年来,年会对中国食品企业、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食品安全报》一直致力于帮助中国食品企业健全社会责任管理,加强责任品牌传播。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多平台、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来源,一方面使得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传播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一方面也增大了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敏感性和复杂性。
第十三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举行“经济学家”、“互联网+”、“国际食品安全”、“省际监管”、“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等论坛,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企业代表近60人围绕论坛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为食品安全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