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铁
有机食品近期问题不断:先是福成五丰有机牧场因违规饲料添加剂被撤销有机认证证书,随后天津市消协在13种有机蔬菜中检出9种存在百菌清农残,涉及“北菜园”、“翠京元”等多个知名有机品牌,有机认证“危机”一下子又回到了公众视野。
对比发现,中国有机产品标准与欧盟、美国差别并不大,在一些详细条款上甚至要求更严。一位参与制定《有机产品》新国标的专家指出,当初之所以按最严标准制定国标及认证管理办法,为的就是整肃市场,提振有机产品消费信心。
然而如果只有严格的标准,没有严格的监管,那么有机认证食品生产就会沦为一种道德风险较高的行为。在缺乏第三方监管的情况下,在企业追求最大利润的过程中,面对如此严格的标准,依然“假有机”横行,老百姓能否吃得上真正的有机食品更多地要维系在企业的良心之上。
2014年4月1日,“史上最严”的新版《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明确各地质监部门负责有机认证企业的监管,而认证机构应当对其认证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的跟踪调查。但业内人士透露,认证机构大多平均一年到企业审核一次,且每次审核都会进行提前通知。
资料显示,中国是亚洲有机农业面积最大的国家,每年有机产品进口额呈增长态势。事实上,我国的有机农业面积与有机农业大国美国相当,但在通过美国官方认可的80多家认证机构中,尚无一家中国企业。
从长远来看,树立中国有机认证的权威性,不仅关系到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有机食品消费信心的树立,也关系到我们的有机农业能否顺利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