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市场观察
3上一版  下一版4
 
寒冬将至 “姜你军”价格暴跌七成
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下降0.07个点
北京市11月19日部分蔬菜 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滕佳材:抓紧起草新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配套规章
CPI环比呈半年以来最大降幅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滕佳材:抓紧起草新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配套规章

 

第二,加强食品安全的产业基础。保证食品安全产业素质是基础,因此转变生产方式加快农业和食品产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多数企业落实好良好操作规范,在生产经营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要支持大中型企业率先建立哈斯铺体系,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升级,靠产业升级提升食品安全保障的水平。

第三,加强食品安全的源头治理。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必须从防治环境污染着眼,下大力气净化产业环境,开展治地、治水、治药、治肥、治添加物等行动,对农药化学用品的管理,防止耕地重金属的污染,从源头上保证粮食和使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现正本清源。

第四,要加强企业食品的从业人员管理。保障安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10月1日起,国家食品安全法落实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义务,强调以企业为主题,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要求,明确食品安全的第三方平台,对入网进行食品等级,做出保健用品、特殊用品、婴幼儿食品的管理,鼓励企业投入保险。履行好这些义务是企业保证产能安全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五,加强安全监管的执行创新,抓紧起草新的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条例和相关配套规章,尽快完善与其相配套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同时要全力推进安全监管执法工作,一是实施食品安全许可制度,允许严格准入。二是检查的网络化、表格化、抽检的制度化。完善农产品产地、市场准入机制,实现全过程无缝监管。三是强化监管执法信息公开,及时公开许可检验执法的标准、程序、结果,继续加大对不合格产品和企业的曝光力度。执法信息的公开,这是对执法、消费者的最好保护,对违法者最大的震慑,也是对执法者最好的约束。四是加强监管监测,开展食品安全的隐患排查,鼓励食品企业采用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创造品牌扩大市场。五是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支持企业投保安全责任保险,实行有奖举报制度,积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