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出席第十三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滕佳材表示,中国食品安全年会已连续举办了十二届,为促进食品安全领域的沟通交流,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正值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力谋划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之际,本届食品安全年会以“新法护航食安梦 社会共治保民生”为主题,围绕新《食品安全法》进行法规政策解读,聚焦社会共治开展深入交流,从不同角度共议食品安全保障,以多种形式促进沟通协作,对进一步提升全民的食品安全法治意识,更好地贯彻执行新《食品安全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滕佳材指出,此次《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新《食品安全法》突出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实行最严格的全程监管,强化食品安全源头控制,加强对特殊食品的严格监管,严惩重处违法违规行为,明确食品安全的各方责任,建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通过这次修法,巩固和深化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成果,增强了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的法治手段,也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滕佳材认为,“徒法不足以知行”,知法、守法、执法都是法治链条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高度重视新《食品安全法》的宣贯实施工作。一方面,正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抓紧起草《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制定相关的配套规章,尽快建立健全与新法相适应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另一方面,按照总书记强调的“四个最严”的要求,全力推进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全面实施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改革,严格食品市场准入,积极推行食品安全“随机抽查”,加大食品市场抽检监测力度;强化监管执法信息公开,倒逼企业落实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着力防范发生食品安全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部署安排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着力解决食品安全监管“盲区”、“死角”;充分发挥新体制优势,会同公安机关查办大案要案,强化刑事打击力度;加强对基层执法督查督办,积极推动地方政府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广泛开展食品法制和科普宣传,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良好氛围。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今年食品安全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向好的态势。虽然食品安全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在不断加大,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但当前食品安全的形势仍不容乐观。我国食品产业基础还是比较薄弱,农药、兽药残留超标和违禁使用、添加剂滥加、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屡打不绝,环境因素导致的食品污染也日益加重,互联网营销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新挑战,加上基层监管基础能力薄弱,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易发多发。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加强法治建设和政府监管,更需要包括新闻媒体、食品企业、行业协会、科技教育等领域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这是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的必然要求。
滕佳材强调,新《食品安全法》被社会上称之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寄予厚望。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应以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为契机,利用中国食品安全年会这个平台,加强互动交流,促进合作创新,提高对新法的认识理解,强化对食品安全保障手段,积极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有效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充分激活社会监督力量的全员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新格局,为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促进产业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