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饮用水新国标实施后,标签怎么标?这是在近日举行的“2015‘桶装水向何处去’?行业发展论坛”上各大水企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当日论坛上进行研讨的第一个议题。
包装饮用水新国标的标签标识将在2016年1月实施,不少企业为产品新标签设计问题所困惑,特别是天然水系列的生产企业。业内专家罗坦表示,新国标将包装饮用水分为两类: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产品标称为“其他饮用水”,包装饮用水的差异性如何标示?消费者又该如何明明白白选购包装饮用水?
罗坦在论坛上透露,建议水企采取“商标+水种”的方式,合理设计标识产品。例如,“商标+饮用纯净水”、“商标+包装饮用水(饮用天然泉水或饮用天然水)”、“商标+其他饮用水(饮用天然泉水或饮用天然水)”。他表示,天然水系列生产企业多不愿标示“其他饮用水”,而消费者也对“其他饮用水”一头雾水。因此,标示包装饮用水,配料表标示天然泉水或天然水应该较为合理。而之所以这样标示,有GB/T—10789《饮料通则》为据。
根据GB/T—10789《饮料通则》定义,包装饮用水分为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和其他类饮用水。而饮用天然泉水和饮用天然水,正是包括在其他类饮用水里。不过,饮用天然泉水、饮用天然水目前尚无国家标准。
桶装水作为我国包装饮用水的主流产品之一,近年来面临配送成本高、市场销量下滑的问题,“桶装水未来应该向何处去”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桶装饮用水的物流配送仍是行业发展瓶颈,如道路拥堵、城市五类车限行等这一系列桶装水配送的瓶颈,导致行业经营压力陡增。”罗坦表示,桶装饮用水配送费每桶约为3.5元~4.5元,空桶回收还需二次运输,配送成本很高。
罗坦建议,桶装水的物流配送模式要从分散代销店转向连锁配送模式,以求“扩大配送覆盖面、缩短配送距离、提高服务质量”的演变,实现降低生产、营销成本,提升行业的竞争力,努力应对直饮水机、过滤器的强势竞争。
桶装水企业的现状,可用3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低、少、小,桶装水企业发展需从战略、战术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全面创新。达能饮料水事业部高级工业经理周赋表示,低是指自动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少是指资源、政府支持、自有销售网络,小则是指企业规模、市场范围。
周赋表示,桶装水企业的这一现状亟待改变。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例,可加强行业间合作,借助电商等多种营销渠道,创建新的运作流程。在他看来,未来桶装水企业需具备下列特点:品牌有知名度;通过互联网创建销售网络与快速配送服务网络;可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产品;工业标准化与自动化结合保持较低的综合成本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