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市场观察
3上一版  下一版4
 
“致癌报告”对市民没多大影响
北京八里桥市场:蔬菜价格由降转升
三大主粮收购价大跌 玉米跌幅达30%
北京市11月5日部分蔬菜 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下降0.12个点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1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癌报告”对市民没多大影响
市民:尽量少吃 专家:无需过于紧张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6日发布报告称,食用红肉(如猪肉、牛肉等)可能致癌,食用加工肉制品(如香肠、腊肉、肉干等)也可能致癌,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会增加18%。此消息一出,引发舆论热议,那么这些报告是否对市民的日常菜谱有所影响呢?近日,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只会尽量少吃

一直以来,香肠、腊肉都是市民餐桌的常客,也是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佳肴。随着该报告的发布,市民对此都如何看?

“在老家,每年过年家里都会准备一些香肠、腊肉的,正月从家里出来也会带一些,从小就吃,都习惯了。”老家江西的李女士说,打小就吃腊肉,平时家里菜也经常吃,突然被告知吃了可能会患癌症,着实不太能接受。

冯女士虽然不是北京人,但从小在北京长大,在她眼里,爷爷在世的时候,腊肉、香肠都是家里餐桌上的常客,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美食的身影才开始慢慢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种类丰富的新鲜瓜果蔬菜。她表示,相比以前,日常生活中食用香肠、腊肉相对变少,但即便如此,逢年过节的时候餐桌上还是会出现它们的身影,“吃了几十年了,如果没有总感觉少了什么,最多就是以后少吃点”冯女士说。

超市销售未受影响

在马连道附近几家超市内,记者走访发现,相比于一些市民们的担忧,不少超市却并不担心这些加工肉制品的销量。

记者在一家家乐福超市的加工肉制品销售区可以看到,火腿、香肠等加工类肉制品销量并没有因为致癌风波而有所减少,正在采购的市民表示,以前就听说过加工类肉制品不健康的新闻报道,对这次发布的报告也有所了解,但不少市民直言,从小就吃香肠、腊肉,也没听说有认识的朋友因为吃这个患癌的。

合理搭配可降低风险

对此专家也表示,市民无需为“致癌物”的名头过于紧张。患癌症概率增加并不等同于吃加工类肉制品就一定会导致患上癌症,关键看摄入量。如果吃得不多,身体的正常新陈代谢可以将其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代谢掉。但如果大量或长期食用,患病风险则会增加。

与此同时,专家还表示,肉经过腌制、烘烤之后,伴随着制作过程会产生亚硝酸盐等物质,而烟熏的加工方式会产生苯并芘,这些都是典型致癌物,会加大致癌风险。喜爱食用腊肉、培根、香肠的人,不妨搭配些新鲜蔬菜水果,它们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断亚硝酸盐与消化道接触,从而降低患癌风险。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