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延秋 王海鹏 许恩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015年,为了筑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线,按照市局要求,房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辖区全面推广开展城乡食品药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通过属地食药监管所在全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拉网式排查、评估分析和管控。在此期间,房山区周口店镇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周口店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创造性地将网格管理与风险评估工作优化结合,为破解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难题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食药风险管理中的难点:
农村市场
风险管理是目前国际通行的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方式,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一系列环节开展有效的风险管控,对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全程控制,着眼于食品药品安全的事前有效分析,科学预防为主,强化风险源头治理,对净化食品药品市场,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幅员广、消费水平低、人员分散性和流动性大的因素,农村一直是我国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管控的薄弱环节。
房山区地处京郊西南,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县。其山区、丘陵幅员广,占辖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下辖2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其中包括含459个行政村和132个社区居委会,农村社区占到全区社区总数的三分之二强。由于房山区山区、丘陵面积广、农村人口多且居住分散的特点,农村食品药品安全一直是房山区食药安全的重点难点所在,也是房山区食药监管部门探索农村食药安全的攻坚课题。
周口店镇总面积126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周口店镇有常住人口4.2万人,各类食品药械经营主体800多家,如何排查800多家从业单位的食品安全隐患,确保规范经营,确保辖区百姓和景区游客的饮食用药的安全,成为仅有5名工作人员的周口店镇食品药品监管所要面临和解决的当务之急。
食药风险管理新路径:
网格化管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网格化管理,是一种由信息技术领域网格思维启发产生的一种管理方式,于2004年由北京市东城区在城市管理中进行首次实践。这种管理基于数字技术平台,将管理组织、流程等单元划分可控的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最大限度实现管理目的和满足服务需求。
在房山区食药监管局和周口店镇政府的双重领导、支持下,经过对周口店当地食品安全状况的初步分析,周口店镇食药所决策采用网格化管理推进辖区食药风险评估工作。
在推进风险评估工作中,周口店首先制定了2015年食品药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方案,并成立了领导小组,作为网格网络的中心:由副镇长、镇食药安委办主任、周口店镇食药监管所所长担任组长,负责全面工作;设置副组长1人,负责监察指导,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组织协调解决;成员3人,负责与联系村的协调指导,信息沟通,数据统计及分析。
在周口店镇食药安全隐患排查中,镇食药安委还明确要求各村(社区)一把手要亲自领导,并选派能力强、情况清、责任心强的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全镇29个村社区划分成三片,作为第一层关系网格单元,每片指定一名工作人员,对评估的步骤、方法、内容、程序等负责业务指导、进度督查,解决过程中遇到的一般性问题,对重点难点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反馈,保障评估的信息畅通、数据准确、工作质量良好。再把29个村分成29个单元网格,每个单元格的负责人就是该村的食品药品安全联络员。各村(社区)联络员按照要求上交风险评估报告、隐患排查报表,领导小组进行逐一审阅、合并汇总。
强化数据汇总分析:
严查风险点
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将收集起来的报告及报表进行统一数据分析、汇总,根据不同类别进行系统的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估。
1.按照性质划分,可分为区域型风险点和单个型风险点。
区域型风险点共4个,一是辖区民众普遍存在食药安全意识差,缺乏食药安全知识;二是坡峰岭景区餐饮接待能力不足,卫生环境欠整洁;三是集期市场、摊群市场内食品经营户没有房屋,绝大部分是路边地摊经营模式,商品无法保障质量安全。
单个型风险点是指无证食品药品经营户,其中餐饮户占86%,在餐饮经营户中面积小于60平米,人员少于3人的早点小吃为主流。分析无证形成原因:①经营用房无法取得产权证明,约占60%;②环保设备不达标,约占50%以上;③经营小餐馆多为养家糊口型的外地来京人员,没钱、没技术,守法意识淡薄;④行业竞争激烈,效益不好,更新的快;⑤规模小,基础条件差,卫生条件不标准,没有资金改善。
2.按照风险等级“重大、较重、一般”三类划分
辖区未发现规模大、危害大、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的重大类风险点。
较重类风险点:一户无证工地食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景区红叶节期间个别餐饮经营户接待能力不足;集期市场、摊群市场内食品经营户没有房屋,绝大部分是路边地摊经营模式,商品无法保障质量安全。
一般类风险点:无证食品流通经营户,绝大部分属于规模小、人员少,分布广、涉众面小,能为居民提供一定方便的家庭式、生存型经营模式。
部门联动综合整治:
消除隐患
周口店镇食药安委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对查找的具有普遍性的、风险高的风险点进行综合整治,消除隐患,进一步优化地区的食药安全环境。
1.为解决民众普遍存在食药安全意识差,食药安全知识缺乏的问题,周口店镇食药安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定期对29名食药安全联络员进行食药知识培训;二是建立QQ群,创建统一的食品药品信息交流平台,发布工作通知、食药监管信息、食药安全法规、消费常识等;三是有针对性地对经营者、学生等人群开展培训7次;四是结合食药安全“七进”工作,开展多形式的宣传咨询活动,在提高百姓食药安全意识的同时,提升百姓的食药安全消费能力。
2.为解决景区餐饮接待能力不足问题,周口店镇食药安委组织食药所、旅游办、综治办、城管分队、黄山店村等相关单位,进行专题研究,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职密切配合做好培训指导和监督管理。帮助黄山店村委会从景区软件、硬件两方面查找差距,找出问题解决办法。截止到目前,景区内增加了餐饮服务用房300平米,增加工作人员50人,设立游客服务中心等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和提升;软件管理更加合理规范,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卫生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景区的环境卫生明显好转,景区品质进一步提高。
3.为解决集期市场、摊群市场的食品商贩流动性大,监管难,商品质量无保障问题,领导小组组长带领食药所、工商所、城管、动检、农业、公安、综治等食药安委成员单位,与市场主办单位的村委会召开专题会。听取了该村村委会及市场管理机构人员,就市场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经营现状、存在问题、管理措施等内容的说明,村委会及市场管理者并表示将对市场进行整体规划,升级改造,彻底改变街边占路、基础条件差、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各监管部门针对市场存在的问题隐患,结合监管职责,要求市场内禁止出现经营“药品、医疗器械、管制刀具、活禽交易及行医”等行为;对进入市场经营的人员信息进行登记造册,严格索证索票制度,实现市场内出售商品可追溯;切实发挥市场管理机构及人员的作用,要统一着装,统一标识,扭转重收费、轻管理现象,排查隐患,保安全;各监管执法单位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保持高压态势,进行不定期的多形式检查,来保障市场的安全有序。到目前市场秩序不断好转,升级改造事项正在规划当中,辖区一摊群市场已经被取缔。
4.关闭无证食堂。针对工地等无证食堂,周口店镇食药所联合综治、城管、安全等先后开展多次联合检查,对食堂无证责令整改,在确定由于开工手续短期内无法办证的情况下,决定立即关闭无证食堂,并复查确认停止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