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食苑杂谈
3上一版  下一版4
 
挥之不去的故乡的味道
无为熏鸭
品石塔烧饼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9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赵州
品石塔烧饼

 

□ 赵志勇

赵州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走进这座古香古色的古城,抬眼可见大大小小的烧饼店铺,无一例外都打着“薛家烧饼”的字号,均以正宗标榜。

相传在清朝咸丰三年,太平军自柏乡攻入赵州城内,与清军在巷内激战时,有一太平军兵勇受重伤倒在了薛家大门口。薛家怜其痛、爱其勇,于是秘密救治在家。这一兵勇原是洪秀全的面点御厨,有打烧饼的绝活,便传于薛家,使这种太平天国国宴面点绝活成为了今天的薛家烧饼。

65岁的薛瑞杰住在一条叫烧饼巷的巷子里。这条巷子里住的都是薛姓人家,家家户户以打烧饼为生,烧饼巷便是这样得名的。薛瑞杰的烧饼铺是一家百年老字号店铺,铺头牌匾上一副对联这样写道:“祖祖辈辈烘烤,世世代代传承。”一家人早晨5点便起床开始和面、制瓤、制坯、烤制,一直要忙五六个小时。制好的烧饼坯子要一炉接着一炉烤。薛瑞杰家打制的“石塔烧饼”有150多年历史了,这款小吃是以精粉、黄米粉、驴油等配料精制而成,分咸、甜两种。咸的将芝麻撒粘于外皮之上;甜的则在饼心拌以红、白糖。其外观金黄、外酥内软、层薄如纸、香甜可口,吃时得用手捧,否则酥散难持。烧饼的用油十分考究,用的是驴油,薛瑞杰解释这是由于“马油发涩,猪油发腻,牛油结块,驴油发酥。”

石塔烧饼的制作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十分复杂。要经过和面、擀饼、擦瓤面、加糖、包圆、再擀饼、入吊炉、点红、入吊炉、翻三次、上两次油等十几道工序。过去,打这种烧饼要用吊炉,将做好的生坯放入吊炉内烘烤,适时翻面抹油,等烧饼两面烤至微黄色时才出炉。出炉算是最美的时刻了,炉内的烧饼金黄,爆起点点油花,屋内的香气四溢,面点师用木铲飞快地将一个个圆圆的烧饼铲到木箱里,排列得整整齐齐,吸引着众多寻着香气奔来的食客。

这石塔烧饼除了香脆可口,让人吃了难忘之外,它精细的加工步骤也令人感慨。总之,如果你到赵州旅行,一定不要错过这里的石塔烧饼。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