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的细菌来源于土壤、地面垃圾和人及动物的排泄物。细菌总数是评价水质清洁和净化效果的一项指标。细菌总数含量高时,表明水体受到污染,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的对人体有害的致病菌和病毒,饮用后会引起各种传染性疾病。国标要求饮用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ml。
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本身是无害的。但肠道致病菌如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及沙门氏菌等存在时必定有大肠杆菌存在。该菌在外界环境中生存的时间与肠道致病菌基本一致或稍长,如果大肠菌群已经死灭,那么同时存在的致病菌的危险亦即消失。所以,大肠菌群的存在与否是水体是否被粪便污染的指标。水中大肠菌群含量高时,表明水体已被粪便污染,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的致病菌,饮用后会引起各种传染性疾病。国标要求饮用水中大肠菌群不超过3个/L。
游离氯
游离氯全称游离性余氯,又称游离有效氯、游离余氯或游离有效余氯。以次氯酸、次氯酸根离子或溶解的单质氯形式存在的氯。饮用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段时间后有适量的氯留存于水中,用来保证持续的杀菌能力,也可用来防备供水管网受到外来污染。
余氯的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也可防止水受到再污染。但如果余氯量超标,可能会加重水中酚和其他有机物产生的异味,还有可能生成氯仿等有致突变/致畸及致癌作用的有机氯代物。国标要求饮用水中游离余氯实测值不得超过0.005mg/L。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