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食苑杂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味蕾是幸福的快车道
乌龙片鳜鱼
广式烧鹅
盐焖荷叶鸡的趣闻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8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味蕾是幸福的快车道
如果说“美食就是味蕾的舞蹈”,那么味蕾就是幸福的快车道,因为它不仅可以抚慰肠胃,更可以抚慰人心。为何失恋的人都喜欢暴饮暴食呢?只因胃离心最近,胃满了,心就不会觉得空。
 

□ 莫兰

不将浮躁的心沉淀,就无法认真体会生活百味。只有真正地安静下来,才会发现,原来酸有不同层,甜有很多种,苦有许多类,辣有若干度,咸有各种值。而味蕾,其实是抵达幸福的最简单通道;食物,则是幸福的介质。

某天中午到朋友家做客,偶然看到德国女导演桑德拉·奈特尔贝克执导的电影《美味关系》。影片中,各种花色的蔬菜水果在锋利的刀下变成漂亮的形状,面粉和好后在灵巧的手里揉捏成团,肥壮的鸡在平锅里变得金黄还冒着热气……菜色、音乐和色调都那么美而惬意,让我舒服得简直不愿结束。

朋友是厨艺高手,影片看完,一桌私房好菜已经端上桌。朋友逐道介绍菜的原料、步骤,问我是否注意到她的独特创意,习惯吃饭时一心二用的我,从未关注过一道菜里的乾坤,觉得很特别,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简单地评价说好吃。朋友哲学家一样意味深长地说:“食物也是有灵魂的,你没有用心去体味。”这话令我羞赧不已。

当晚跟广西同乡去广式茶楼吃宵夜。每一道茶点端上来,我都学着以从未有过的敏感和细致去品尝它们,关注食物滑过唇齿间的感觉,感受每一口食物带来的不同妙处。比如虾饺,晶莹剔透的薄皮与红白相间的鲜美虾仁相映成趣,精致得就像艺术品,轻轻一咬,皮儿就破了,鲜汁四溅。还有牛肉丸,滑嫩的牛肉里裹着清甜的马蹄(北方人称之为“荸荠”)和香葱末,碟子底还洒着细细的芳香的陈皮末,轻蘸些许麻油,非常香。因为这些属于遥远的岭南的熟悉味道,这个“广式”的夜晚很完满。

那晚,我一直在想,自己究竟错过了多少美妙的感受呢?要知道,从前可都是“猪八戒吃人参果”,牛嚼牡丹似的暴殄天物。据说食物与食物的相遇是一种缘分,那它们与我们的相遇,不也是缘分吗?

有时是一片面包。某天晚上饿得不行,拿了一片最普通的面包,细细地抹满最平常的蓝莓酱,一口咬下去,幸福充实的感觉顿时从唇齿之间一直蔓延到辘辘饥肠和空瘪的胃。

有时是一桌大餐。一位吃货朋友,每次捱命加班疲惫不堪时,总要点上一大桌好菜犒劳自己,发狠地吃掉它们。他笑言:“当我恶狠狠地吞下我最爱的海鲜时,搏命打拼的煎熬顿时被美食带来的愉悦打败了!为了这些美味,累也是幸福的。”

有时是一碗叫做“乡愁”的汤或者一盘叫做“祖国”的盖饭。离家这么久,我以为自己早已习惯了南腔北调和南滋北味,却突然有一天惊觉,原来最爱的还是家乡菜,还是熟悉的乡音。胃是有乡愁的,当我看着那些熟悉而亲切的菜品,当我喝下第一口汤,胃就会很舒服,很满足,像乘着慢车,一路驶回家乡。而一位“骨灰级”吃货朋友,长期外派挪威,天天与冷餐为伍,苦不堪言。某天在中国城吃了一盘热乎乎的宫保鸡丁盖饭,大叹“这是有生以来吃过的最好吃的人间美味”,不久便毅然决然放弃大好前程回了国,因为“我的胃比我更爱国”。

更多的,是记忆的味道。每每品味那些熟悉的味道,就像踏上一条时光隧道,将我带回某年某时某地某人的面前。当时的情形,当时的表情,当时的心情,当时的悲欢笑痛,当时的种种光影,都随着味觉的回归一一重现。食物是短暂的,而味道是永恒的。或许我会忘记了故事的细节,但不可能抗拒某一种味道勾起的当时的幸福在心中的投影。那些舌尖上跳着舞的顽强地穿透岁月的百味,比永远还要远,比长久还要长。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