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最高检:依法严惩食品安全犯罪背后的“保护伞”
北京“12331”热线 调查结果得分最高
安庆部署开展亚硝酸盐 食物中毒防控工作
北京举行直销企业 绿色通道联盟授牌仪式
我国将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活动
江苏开通食品药品安全 科普宣传微信公众号
呼和浩特查获 8000多公斤问题冷冻肉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8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高检:依法严惩食品安全犯罪背后的“保护伞”

 

中国网讯 8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机关近年来加强食品安全司法保护的有关情况。新闻发言人肖玮在会上表示,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案件频发,是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的表现。检察机关将依法查处事件背后的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坚决查办群众反映强烈的“保护伞”。

近年来,检察机关依法严肃查办涉及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监管环节的职务犯罪,及时介入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调查,加强与食品药品监管、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纪检监察等执法执纪部门及公安、法院等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畅通案件线索受理、移送渠道,依法查处事件背后的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坚决查办群众反映强烈的“保护伞”。

肖玮表示,依法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食品安全领域的职务犯罪。保障食品安全,关键在于建立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最严格的监管制度。

据介绍,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食品安全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405件486人,渎职犯罪案件429件652人。以开展专项活动为抓手,不断加大办案工作力度。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了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把打击食品安全领域渎职犯罪作为工作重点。

肖玮说,江西、陕西等地集中开展查办食品监管领域渎职犯罪专项活动,取得良好的执法办案效果。如江西宜春在2014年高安“12·27”病死猪事件中,共查处畜牧水产局、商务局相关人员渎职犯罪12人及相关联犯罪6人。

同时,检察机关进一步强化预防职务犯罪,结合查办案件情况,认真研究分析食品安全领域职务犯罪的发案原因和发展趋势,深入查找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及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加强监管、完善制度的对策建议。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