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食苑杂谈
3上一版  下一版4
 
锅碗瓢盆里的幸福
剁椒排骨蒸芋头
南湖的甘蔗红枣炖羊肉
“游龙戏凤”的来历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7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锅碗瓢盆里的幸福

 

□ 赵桂梅

用心为家人做饭,用爱去滋润每个日子,换来健康幸福,一家人的笑容便沸腾在有滋有味的日子里。这种幸福珍贵如油,浓浓地流淌。

认为做饭也是一种幸福,这是我近年对生活的一种感悟!

记得小时,很同情整日忙于三餐的母亲,觉得那种围着锅台转的日子,真是乏味,单调,毫无乐趣,毫无意义。

成家之后,我依然觉得废寝忘食的奋斗,那才是一个强者的人生。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这种近似于固执的概念,在悄无声息地转变。也许是因为儿子吃到我偶尔精心制作的一顿美食,冲我回眸一笑的时候;也许是我学会蒸馒头,儿子和邻居的孩子得意洋洋炫耀的时候……

总之,我越来越多地和母亲、邻居、同事探讨既有营养,又有口感的美食做法。我先后学会了红烧肉,京酱肉丝的做法。记得第一次做红烧肉的时候,弄糊了一点点,儿子依然大快朵颐,并且很理解地说,下次做就有经验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工作的间隙,偶尔会谈论起早餐,当我说起自己蒸的馒头完全可以和单位食堂的相媲美时,同事们竟然都不相信,后来,我就给她们讲母亲是如何用一个冬天的时间,耐心教会我的。当她们向我取经放小苏打的方法,我告诉她们,往发好的面上边均匀地撒上最薄的一层,就OK了——这个其实是我长期的经验所得,并非母亲直接面授,有些事情还真得慢慢悟。邻居的孩子看到我家饭桌上的馒头,毫不客气地就拿起一个品尝,然后由衷地对我说,阿姨,这个真的比在市场买的好吃一百倍啊。看来,不经意间,我就已经“身怀绝技”了。

婆婆不爱做饭,每次假期儿子从奶奶家回来,第一件事就对我说,妈妈,我太想吃你做的汤菜了,奶奶家每天只做一顿饭,其余两顿都是热现成的饭菜,而且每天的菜都是超市买的熟食。于是,我赶紧去做孩子爱吃的金针菇炖油菜,看到儿子吃得满头大汗,我真的感到幸福就在锅碗瓢盆里,就在一日三餐中,儿子每次去同学家玩,倘若吃了人家妈妈做的饭,就很及时地回请,拉着同学进屋的时候都说,今天我请客,妈妈做的汤菜最好吃了,你尝一尝。然后向同学历数我会做的汤菜:乱炖、冬瓜汤、海带黄豆……

最近我开始研究合面的馒头的做法,玉米面、黑米面、黄豆面、白面,然后把芝麻碾碎,做成花卷,既有营养,又好吃,连老母亲都对我赞不绝口。得到表扬,我愈发有积极性了,每天早晨都做八宝粥,在母亲的指导下,我把红豆先煮开,在电饭锅里放上一个小时,拔掉电源,这样既保证不流失营养,又让红豆烂到最好。

人到中年,日子过得平静而充实,渐渐地理解了母亲当年围着锅台转的那种幸福,用心为家人做饭,用爱去滋润每个日子,换来健康幸福,一家人的笑容便沸腾在有滋有味的日子里。这种幸福珍贵如油,浓浓地流淌。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