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食尚北京
3上一版  下一版4
 
炎炎夏日去北京“水边树下”的餐厅
版面导航     
 
2015年7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炎炎夏日去北京“水边树下”的餐厅

 

本周开始,全国各地开启“烧烤模式”,北京也以40℃的高温迎接一年之中最闷热难耐的时间——三伏天。炎炎夏日,是不是吃什么都没胃口?那就让小编在这里为你推荐一些“水边树下”的餐厅吧,让您在享用美食的时候,也能感受到夏日里的一丝清凉。

梧桐餐厅 大树底下好乘凉

朝阳区霄云桥外梧桐餐厅,丽都商圈里一块难得的“静土”,开业数年,始终保持等位的几家餐厅中的一个。设计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整个餐厅围绕着原本就存在的六棵古树建造而成,店主人称这是“我们包围着大树,大树罩着我们”的感觉。另外,餐厅置身于丽都公园,巧妙利用公园的自然风光作为自己的外景。

取名“梧桐”是因为包围着和院内的几棵梧桐树,另外还取自“凤凰只栖梧桐树”之意,餐厅视每一位食客都是尊贵的金凤凰,梧桐引来金凤凰。当然金凤凰也成就了梧桐长盛不衰的等位景象,虽然同时能容纳350 人左右就餐,排队还依然是这里一年四季的常态。风和日丽的天气,坐在院子里排队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特别是每年5月,院子里的槐花盛开,清香四溢,这也为执着的食客们提供了又一个等位的理由。

梧桐餐厅两千平米的总就餐面积中,玻璃结构的占到一大半,通透、自然是梧桐恒久不变的主题,店主人笑称,前期的一些明星客人因为餐厅太过透明,容易被狗仔队发现,现在居然很少来了,这算是“透气”的代价嘛?遍布两层的绿色盆栽,环绕玻璃房子的公园美景,一层活水流动的浪漫水帘,漫游水中的快乐小鱼,夜间点缀每个角落如萤火虫般闪烁的烛火,无不透露出经营者的环保意识和餐厅的绿色主题。

梧桐经营创意菜,环境绿色自然的特点,在食物中同样得到了完美体现。梧桐所有菜品中都不加入味精,绝大部分菜品都尽可能少油少盐;尽量使用天然调味料,比如用柠檬汁代替醋,用蜂蜜代替白糖,用辣椒汁代替辣椒油。桑叶、松针、玫瑰花瓣,这些从大自然中随手捻来的材料或直接成为食材或成为装饰点缀;装盘摆饰,梧桐汲取了中国画“留白”的概念,又与西方油画的表现手法相结合,让每道菜都像一件艺术品,真正做到了“色香味俱全”。

岳麓山屋

“海”边儿的潇湘味道

话说这后海的餐厅虽然生意都不错,但也不是个个都能达到爆满的程度,而岳麓山屋的受欢迎程度则是有目共睹。晚间7点,旁边几家餐厅还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客人,岳麓却已经开始等位了。两个露天位明显是最吸引人的亮点,临湖位可以近距离接触后海,三楼露台则把后海美景尽收眼底。

很多菜品都是久经考验的美味选择,自是不用多说。凤凰擂茄子算是岳麓山屋成功老菜擂辣椒的二代产品,两者大体做法相同,只是用新鲜茄子取代了辣椒,去皮用米汤蒸熟放在擂钵里加少许盐和蒜泥即上桌,是很多女士的最爱。衡东纸锅米豆腐造型就很浪漫,一个明炉、一张纸,纸锅遇火不燃、遇水不破,把日式料理的烹饪器皿用于湘菜,算是一种新尝试。

坐在其内书香阵阵其外碧波荡漾的岳麓山屋,品味着手撕小鳖(辣极,嫩极,是汉寿地方出来的一个菜谱,有几十年的历史)或者野菜巴巴(用湖南的野菜,做成的点心,象水晶一样透明,大小刚刚好放在手掌心里,筋道而散发淡淡的清香),身心及味蕾均得到别样的畅快体验。

我家小院

深巷里的雅致餐厅

位于京城文化聚集地之一琉璃厂的我家小院,名字看似简单,却透着一股自在。遍地的古玩店使得这家四合院餐厅并不耀眼,小巷口挂的招牌淹没在热闹的街景中,但幽深的小巷里却别有洞天。安静的环境,精致的家具,浓浓的茶香,使得整座院子透着优雅。很多客人初次来都误以为是座民宅。

300平米的四合院,已有百年历史。好客的老板经过9个月装修,让这座普通的小院焕然一新。从家具到布局都还原了清朝私宅似的风格。整座小院加装了玻璃顶,就算是雨天也不会扰了在院中品茶的雅兴。院子沿着四周做了一圈小水渠,用木桥连接房间。虽桥宽只有一步距离,也可见老板对环境的用心之处。院脚栽上几颗树木,散养的鹦鹉在枝头跳跃,仿佛是将整座园林浓缩在这小院中。老板本想将这里做成个人会所,约上几位朋友喝喝酒聊聊天。来的朋友多了,名声也越来越响。甚至政府不惜戒严琉璃厂,请前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及夫人来小院做客。

我家小院自营业开始,只开设一桌用餐。小院的理念就是让客人充分感受这里的一切,成为专属的私密空间。不论是朋友聚会,还是商务宴请都不会受到外界干扰。香茗一杯,听着古筝,那怕只是静静的坐着,也不会觉得无聊。若是喜欢,老板也会热情的给您讲述这里的故事。从名师出品的紫砂壶到拍卖会上购回的古家具,小院里每一样东西都有着自己丰富的故事。您要是看上什么物件,小院里的东西都是可以出售的。

菜品当然是餐厅的重要部分。我家小院经营官府菜,桌布、餐具、摆盘都不亚于五星级餐厅的标准。对于菜肴,更是精益求精。官府菜讲究用料广博益寿,制作奇巧精致,味道中庸平和,菜名典雅得趣,筵席名目繁多且用餐环境古朴高贵。名贵的山珍,新鲜的海味,配以上好的红酒,并不惜重金请各地名厨前来掌勺,只为前来的客人可以吃得尽兴。定期更换菜品,让回头客们每次来都感觉新鲜,但这种新鲜绝不陌生。

如若文人雅士来了兴致愿留下墨宝,小院也准备了书房。文房四宝、上好熟宣、精致桌案每处细节都是雅到极致。倘若是宴请重要客人,正房会客厅是最好的谈话场所。主次分明的坐榻,让重要谈话显得更加正式。若是三五知己愿来此小酌几杯,饮料酒品一应俱全。几十款红酒随意的摆在窗前,没有酒柜,没有吧台,只有自在。这种自在散落在小院的各处,散发着老北京情趣的迷人光晕。

健一公馆

四环以内最奢侈的透气场所

喧闹的东四环边,不大的入口处,石板上雕刻着“健一公馆”四个字,沉稳、低调,不知多少人每天经过,却错过了它的存在。进入大门别有洞天,曲幽的小径,一大片花开烂漫的桃园,而后便可见气派、复古的公馆了,多少有些“世外桃源”的豁然开朗。

健一公馆一入门便是整座建筑的二层,走下去一层绕过幽暗的吧台,眼前一亮,背后竟藏匿着这么一大片草坪,说它“最奢侈”,便是因为在四环以里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段,能拥有这片大草坪着实是再奢侈不过的事情了。其实原先这是一片高尔夫练习场,整个公馆便建在这高尔夫球场上,占地达5.6公顷,又依红领巾公园而建,北京灰蒙蒙的上空有时不得不为这里辟出一块蔚蓝来。

公馆的主人也是设计者康健一先生,不仅是位建筑设计方面的专家,也对收藏颇有心得。公馆的内饰也融入了很多他日常的藏品,随便一个角落不起眼的摆件都有可能是件珍贵的藏品。建筑融合西方的元素,将传统宫廷的气势复现。

金黄和朱红,东方风情和西式元素贯穿于公馆的每个设计细节中,每个转角的花灯,圆几上婉约绽放的兰花,墙角处幽深陈列的壁龛。有以祝寿为主题的“麒麟厅”和中式婚宴主题的“龙凤呈祥”,也有中西合璧的红酒雪茄吧,还可以在现代派的大酒吧酌一杯浪漫的鸡尾酒。

当然,就餐环境设置的最大特点,便是几乎所有的就餐位都有舒缓心情的风景,朝南的所有包房都被一条流动的水系环绕,潺潺的水流;朝北的则是面向那片开阔的绿草坪,满眼的生机盎然。所以,四环以内的透气场所,怎能少了健一的戏份。

菜品的设计跟建筑异曲同工,健一公馆的菜品精传地道二字。翻史料,照民谚,老食客,旧豪门,把以八大楼和八大堂的鲁菜,以及各家官府门第私房菜的名菜谱进行收集,从御膳后人那里淘宫廷菜谱,最终,以古法原料,才重新烹制出一盘盘古典味道的宫廷菜。同时,这里的出品也讲求中西合璧,所以这里能吃到正宗的果木烤鸭,也有龙虾生拼,鲍鱼,还有西式的鹅肝。

香山红叶俱乐部

山那边的世外桃源

即便经常来香山,也不一定知道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界。与香山东门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正对北门的香山红叶俱乐部由一条悠长且颇陡的台阶把人们带入一个安静而轻松的空间。可能是人们已经被城区的繁杂憋闷坏了,到了这个地方,大家就算是撒开了欢地享受自然。餐厅有室内就餐位,但最棒的位置还是在院子里。绿树草地流水间,摆放着一张张玻璃桌,与竹藤座椅相映成趣,野趣十足。而到了晚间,举头仰望,星星好像都矮了很多。

别看吃的是农家饭,但也有几道菜做得相当精致。自制卤水豆腐用的是店家自己做的老豆腐,再浇上秘制酱汁,豆香盈口。而两人分吃一块豆腐,有点意思。另外,大堂炉子上长期煮有炖菜,海带、丸子和豆泡任你选择。小土豆炖牛肉、带鱼、烤串、肘子肉卷饼、大包子味道都很不错。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别看环境好、菜味佳,价格却一点都不贵,算是以普通农家饭价格品味精致优雅院落的好典范。 (整理)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