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商超博览
3上一版  下一版4
 
便利店 靠“便利”从线上抢生意
商务部:零售业的互联网时代到来
华润万家推数字化购物 提升顾客体验
电子商务诚信联盟在京成立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7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便利店 靠“便利”从线上抢生意

 

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便利店都处于零售边缘地位。拐点出现在两年前,寂寂无名的便利店似乎一夜之间爆发,受到各路蜂拥而来的资本、互联网大鳄的高度关注和竞相争夺,成为O2O、“互联网+”风口最抢眼的渠道终端。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数据,从2012年开始便利店的销售额就以双位数的高速增长连续三年超过百货、超市、大型超市等所有大型零售业态,2014年便利店在实体零售市场表现更是“一枝独秀”。但有研究表明,便利店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被资本驱动下的虚火旺盛,行业若要长久健康地发展,不但要用好“互联网+”,还要以“便利店+”成为市场主动方。

门店数量迅速增长

今年5月,超过600位中外便利店企业代表从全国各地赶赴山西太原,参加中国便利店业态第一次单独的行业大会——2015中国便利店大会。不少便利店企业人士感慨,这在便利店行业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在大会上介绍,2014年便利店在实体零售市场“一枝独秀”,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达到25.12%,门店同比增长达到22%。

对比中国连锁百强企业去年5.1%的年增长率,重点百货和重点超市分别为2.7%和6.5%的年增长率,去年便利店展现出非常明显的优势。而这已经是便利店行业连续第三年在销售额增长上超过百货超市等大型零售业态。

便利店行业高增长态势前所未有地爆发,离不开O2O的推动。京东、亚马逊中国、1号店纷纷拉拢便利店做延伸服务。一向在街头缺乏存在感的便利店成为电商争抢的线下资源。尽管高速成长,便利店行业却仍然是“亚健康”的体格。

守住“服务板块”

显然,便利店能否走通O2O全渠道还有待时间检验,但互联网和电商带来的冲击却已在行业显现。业内人士认为,服务是便利店除了商品之外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也是便利店核心价值之一,但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和O2O的快速发展,使得以往由便利店提供的很多传统服务项目,正在快速地往线上转移。

裴亮表示,便利店未来的发展亟待从战略的角度做充分的预判和考量,即如何转型升级以能守住“服务板块”。正是基于此,目前正在以上海门店为试点进行“瘦身增能”、门店改造的上海联华快客便利店有限公司董事长翁宇杰表示,其试点门店通过优化品类,减少动销差的商品,增加餐饮、休闲、咖啡、面包店等服务,试点门店同店销售增长30%。

线上绕不过线下

值得一提的是,电商发展在冲击传统便利店服务的同时也给便利店带来新的机会——网定店取的门店自提服务被认为会给便利店行业未来带来无限的想像空间。

有市场研究人士分析称,网络零售增长速度在放缓,增长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显而易见的重要变化是包括京东商城、1号店在内的网络零售商都在从自营模式向平台模式转移,同时物流配送众筹模式被市场热炒。网络零售商的模式调整显示,他们试图走出物流成本高导致难以盈利的死胡同。而对电商而言的挑战恰恰就是便利店的新蛋糕。便利店被互联网概念热炒的核心价值就是最后一公里,能解决电商送货的成本问题。

“便利”依然是根本

与中国便利店企业热衷“互联网+”和O2O不一样的是,外资便利店巨头并不认为电商是便利店的必需。在中国全家便利店事业本部长朱宏涛看来,互联网给行业带来的变化是,消费者用户主权凸显,通过网络很容易和品牌及店铺互动、反馈。另外,网络带来更多的消费数据,更精准的消费需求,但这些变化无法改变的事实是,便利店是一个辛苦的行业,只有商品才是制胜武器。“商品力、营业力、开发力、后期供应链”被朱宏涛看做是便利店的本业。

而外资便利店更担心的问题是如何让便利店更便利,这才是便利店的价值所在。罗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三宅示修表示,便利店主要是提供便利,时间便利、安心安全便利以及商品便利,但目前消费者对于便利店的利用率还不高。(消费日报)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