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行业纵横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众餐饮开始 进入“红海厮杀”时期
水井坊半年报同比扭亏为盈
在京工程院院士发起台湾粉尘爆炸募捐
三全食品牵手饿了么或推联合品牌产品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7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众餐饮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开个店就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市场化细分已经开始,餐饮业的深层次竞争将全面展开。随着互联网跨界,城市综合体泛滥,房租、人工成本增加,餐饮人的路该怎么走?
大众餐饮开始 进入“红海厮杀”时期

 

2012年12月,“八项规定”出台,高端餐饮风光不再,大众餐饮红火起来。在很多人眼里,大众餐饮门槛很低,似乎不管是谁、投资多少、技术如何,都可以折腾一下。于是,做互联网的、开发地产的、卖钢铁的、开矿山的、经营珠宝的,甚至歌星、影星都开起了饭店。

盛极而衰

火锅店提前进入冬天

作为大众餐饮的代表形式之一,火锅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即使是从未有过餐饮管理经验的人,也愿意投入二三百万开一家店“试试”。

去年4月底,郑州火锅店显示有1864家,3个月后火锅店达到了2376家,最火热的时候全郑州约有3000家火锅店(正规注册)同时营业。有人这样测算郑州的火锅市场:郑州三环内约有600万人口,全郑州每个家庭一周吃两次才能养活高峰时的3000余家火锅店。很显然,这样的消费频次是不现实的。过了春节,火锅店的倒闭潮来了。

今年一季度郑州已经有将近500家火锅店倒下,据业内人士了解,截至目前至少有1000家店面关停并转让。即使按照一家店投资100万来计算,10亿元的投资已经打了水漂。

赴死的不单单是火锅业,一个个崭新的餐饮店还在不停的在身边出现。生意红火也好,门可罗雀也罢,餐饮业正上演着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击鼓传花游戏。

中高端餐饮下探

分食大众市场

中高端餐企集体遇冷,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为走出行业寒冬,高端餐饮除了放缓门店拓展计划外,纷纷“放低身段”推副牌,粗略统计一下,小南国新开了“南小馆”和“小小南国”,人均消费不超百元;俏江南的“妙川”也已启动,客单价在60元左右;静雅打出了“品尚海鲜火锅”和“嗨餐厅”两个副牌,也在向年轻的大众消费靠拢;大董推出了更为亲民的“小大董”……

不仅如此,原本高高在上的餐饮品牌,也悄悄做起了团购。俏江南早前在窝窝团上推出过代金券、下午茶套餐等众多团购形式,幅度很大。河南的餐饮企业也在做如此转型。新派豫菜的代表阿五美食,在2014年冬天涉足了烤鱼,“阿五宴鱼”的装修时尚典雅,价位却不再高的可怕;国宴品牌“鲁班张”,开始发力“玺园”,这是一个主打烩面的子品牌;皇宫大酒店,早在2013年之初就打造了随心园,有了千元左右的包桌……

这些高端餐饮推出的副牌,走的是精致、时尚路线。优雅温馨的环境、简单时尚的菜式、相对低廉的价格,让它们在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在大众餐饮领域分到了一杯羹。

“互联网”跨界

传统餐饮被打劫

“互联网+”是李总理在今年提出的,而有一批互联网人,从2012年起,就已经跨界做起了餐饮。

2012年,黄太吉品牌在北京创立,第一年,依靠着一套煎饼,黄太吉的运营创收达700万元,正式运营两年不到时,估值从4000万元蹿升到最新的12亿元。其创始人赫畅是曾浸泡过百度、去哪儿、谷歌的互联网人。

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在黄太吉后面还有2013年正式运营的“雕爷牛腩”,2014年上半年走红的“西少爷肉夹馍”,以及当年7月成立的“伏牛堂”……这些品牌的创始人都有过互联网从业经历。

互联网餐饮创始人都拥有较高的智商和情商,他们懂得80后和90后们的心思,别致的用餐环境,一个又一个的爆炸事件,可以打劫大众餐饮并不意外。此外,去年兴起的点餐APP以及外卖网站,被看成是继打车软件后,又一个流量抢夺的中心,资本也凶猛地砸进来。拿到巨额资本的互联网餐饮平台,动辄给商家贴补百万,利用传统餐饮的品牌、利润,培养新一代人使用手机预订、点菜、付款的习惯。

一旦这个习惯养成,互联网平台就变成餐饮行业唯一的入口,就成为最大的没有门店、没有工人、没有环境、没有菜品的互联网餐厅MALL,大众餐饮店就会变成加工厂,利润也随之降到最低。

房租、人工成本增加

利润越来越狭窄

往往说起房租、人工等成本,不少餐饮人直摇头。

一位餐饮老板说,他租了上下两层400平方米的店铺,最早租金为30万元,“原来签了三年,经营了三年还没实现盈利,租期今年到期,房东把房租一下子提高到了50万。”而在签合同的前一天,房东反悔,直接将租金提高到了70万。“这个价格根本做不下去,太贵了。”无奈之下,这家餐厅只好关闭。

人工成本也在涨,三年前的一些餐厅,服务员一千三四的月薪水很常见,如今给开到2000元也留不住人。有服务员说,现在物价都在涨,工资太少根本不够开销。

而鸡蛋、蔬菜、肉类、食用油这些原材料,价格也在上涨。根据公开报道,近年来通货膨胀已经让餐厅的原材料成本大幅度上涨,其中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年均增长大约在9%至10%,连续5年来食用油的年均增长高达16%。

然而,各方面成本上涨,餐饮的价格却很难上调。事实上,不少市民认为大众快餐价格就应该实惠,餐厅的每一次提价,都可能损失掉一大批客源。

大众餐饮供求关系逆转

进入产能相对过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化飞速发展,大量人口拥入城市,为餐饮业带来无比庞大的市场。而随着城市化步入稳步发展期,加上竞争洼地效应,越来越多的资本和人才进行竞争层次相对较低的餐饮业,大众餐饮正在从供不应求时代,迈向结构性供过于求时代。大众餐饮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开个店就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市场化细分已经开始,餐饮业的深层次竞争将全面展开。(红餐网)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