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饮品世界
3上一版  下一版4
 
啤酒业驱动要靠原始微创新
中国成波尔多葡萄酒最大外销市场
专家呼吁制定国家奶业“新鲜”战略
汇源新品上市抢滩早餐市场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6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啤酒业驱动要靠原始微创新

 

2014年,中国啤酒业出现了24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虽然,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啤酒业存在着从量变转向质变的必然过程。但是不足1%产量降幅的骤然出现,依然引发了业界深刻的思考以及对行业变局的种种疑惑。

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传播技术、互联网思维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进而催生出新的消费需求,随即引发行业消费结构的重构。传统渠道变革势如破竹,走过近三十余年黄金岁月的中国啤酒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迎接挑战。

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近日在中国酒业协会年会召开期间表示,不可否认,进口啤酒量的大幅增长有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追求的原因,但也有消费者对啤酒这个舶来品追根溯源和崇尚洋货的情结。德国啤酒和德国的机械一样,是长久以来国人心目中的奇迹和神话,也有媒体和渠道的刻意夸大。德国乃至欧洲啤酒产品的品质固然优秀,但是,对于日益追求新鲜化本质的啤酒产品而言,进口啤酒显然有着无可回避的劣势。中国啤酒业已经成为国际化产业,国产啤酒的品质也早已和国际接轨。

进口啤酒连续3年大幅度增长,不可否认与中国啤酒企业缺乏创新意识有关。多年来,国产啤酒几乎被淡爽型啤酒“一统天下”,消费者被各种清爽、淡爽啤酒包围,而近几年商超里越来越多的进口啤酒,品种多样,各有特色,包装形式也有多种,和国内清一色淡爽型啤酒形成鲜明对比。消费者才发现,原来喝啤酒还可以有这么多的选择,在消费意识觉醒之后,消费者难免会产生对国产啤酒是否创新不足的困惑。

多年来,中国啤酒业的创新大多是借鉴性创新,也就是奉行拿来主义的“二次创新”。在产品开发上,基本是在别人已有的基础上做改进和创新。在市场营销上,为了迎合消费者对洋啤酒的崇尚,有的国产啤酒不惜标榜为“源于纯正的××国工艺”,这种方式短期内可能取得一定效果,销量上升,但也间接向消费者传达了“××国啤酒”就是好的理念,进口啤酒量的大幅增长也就不足为怪了。

2014年,我国啤酒产销量出现负增长,打破了中国啤酒行业连续24年的增长势头,其原因包括2014年啤酒旺季的气候偏凉,“政令风暴”进一步深化对消费市场的影响,葡萄酒和预调酒等其他酒种亲民低端产品的大幅增长等,但啤酒总体消费需求趋于饱和才是主要原因。

何勇强调,负增长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中国啤酒业从此步入下降通道,未来三至五年,中国啤酒业的消费容量仍有增长的空间。中国啤酒业将迎来市场容量趋于饱和的转型期,转型升级就是要从劳动力驱动和投资驱动等传统驱动力过渡到以创新为驱动力。啤酒企业要进入一个新阶段,即怎么摆脱简单的“二次创新”,进行“原始创新”。对于中国啤酒企业来说,缺少的是具有中国元素的原始微创新,而这种原始微创新的累积效应也可以形成中国啤酒业持续发展的创新驱动。

(消费日报)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